012
What language is thine, O sea?
The language of eternal question.
What language is thy answer, O sky?
The language of eternal silence.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問。”
“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泰戈爾《飛鳥集》
第十二篇
是的,寶寶睡著了,我終于又爬起來寫寫寫。
最近和寶寶在外婆家,書居然讀少了,不過,只要他快樂,我都無所謂。可能到了他語言開始爆發的時候,外婆教他潮州話也是說得很溜啊,滿嘴嘰里呱啦,奶聲奶氣實在太可愛了。英文單詞,簡單發音的也是一個接一個的說,我趕緊給他錄了一小段,翻錄發現音質不太好呢,點開前做好心理準備呀!
泡泡的睡前晚安blabla!泡粉們,一定要點開聽~
?廖彩杏的21問&答?
上一篇預告過,我們這一次依舊刷廖彩杏。這次刷書中的21個問答,直接給爸爸媽媽解決啟蒙路上遇到的種種困惑!
Q1
請問,要如何替孩子選英文有聲書?
A:好的參考書和指南能省下好多時間和打消很多困惑。
廖彩杏在書中提到:選書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孩子最初學到的東西,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基石。她通過世界各位大師的研究,總結了“52周130本有聲書播放記錄表”,融合語言學、兒童英語學習規律,從簡單、重復性高、押韻的童謠和韻文開始起步給孩子一套入門容易,種類豐富的書單。
Q2
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有聲書嗎?
A:挑選圖書的態度,要像為孩子的食物營養把關一般,萬分謹慎。
她不鼓勵也不支持全然讓孩子挑書。這里,我覺得可以爸媽搭配好需要看的書目,讓孩子在其中挑出想讀的。
Q3
直接聽英文有聲書,沒有翻譯,孩子怎么聽得懂?
A:繪本有聲,讓孩子獲得“聲音”和“圖像”,學會抓要點、聯想、進一步發展成“觸類旁通”的閱讀能力。
就像學母語的時候,你從不解釋不翻譯,孩子也是能在摸索中聽懂。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插畫豐富生動,具體形象,孩子靠著圖、聲音,去注意、判斷和理解,完全可以懂。
Q4
能夠選擇中英對照的故事書?
A:請絕對不要選擇中英文對照的童書。
剛開始接觸英文繪本,孩子會先看插畫,圖文緊密聯系,孩子能夠在細節中猜出故事大意,有聲書語調活潑、語氣逼真,加上音效營造現場感,反復聽,孩子就能聽懂。孩子彈性很大,適應力很強,潛能更是無窮。
如果家中已有中英雙語,孩子又恰好懂中文了,可以用膠帶把中文貼上。
Q5
小孩好奇心強,如果一直要問中文解釋,該怎么辦?
A:一本好的圖解詞典,正是幫助孩子理解英文詞匯的工具。
請家長不要立刻提供答案,剝奪孩子自己摸索的機會。廖彩杏推薦 word by word basic picture dictionary。
Q6
聽有聲書的時候,孩子不必一邊看一邊聽嗎,孩子的閱讀能力怎么提高?
A:不必注意文字,反而更能專注聆聽,把精力集中在聲音信息和對感受上,更有助于孩子了解故事大意。
廖彩杏引用語言大師諾姆·喬姆斯基的觀點,人類不需要通過系統學習就能學會說話。啟動開口說話的關鍵,是聽到真實的語言聲音,而不是辨識文字符號。(我想孩子開口晚,可能就是聽得少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另外,廖彩杏還建議,大家在孩子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放上書本,在玩的時候播放CD。這里,我認為這個播放,真的不能太隨意,書本和有趣的繪本聲音一定要非常具有吸引力,才能抓住孩子的耳朵。
Q7
直接聽有聲書真的不必先了解語法或認識單詞及音標,孩子就能聽懂并念出來?
A:是的,把英語當母語來學,是強調“整體式的學習”。
讓孩子每天聆聽悅耳活潑的英文故事,就能讓孩子獲得直接的感染和吸收。這強調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
我給泡泡講繪本從來不翻譯,泡泡的單詞能夠對應到物體,他就是自然聽懂的母語習得過程。細想,孩子的聽力非常敏感,通過不斷輸入,真的能發出比大人還標準的英文。
Q8
既然要把英語當母語來學,那一天三次,每次30分鐘夠嗎?
A:如果量無法企及,就要重視播放的“質”,這樣也足夠了。
Q9
每天這么忙,哪有時間挪出30分鐘聽故事?
A:聽有聲書的好處,就是家長不需要在旁邊陪讀,把零碎的時間加起來,就能一整天累積到1小時以上。
當孩子感受到靜靜的屋里,只有純正清亮的朗讀聲時,他的排斥感就會減輕,接受程度也會增加,開始不自覺地哼唱出來。
許多預期的阻礙,往往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對于自己重視的事情,我愿心意堅定地跨出第一步。
Q10
如何讓孩子愿意坐下來,專心安靜地聽故事呢?
A:就讓孩子以他們最輕松舒服的姿勢來聽吧。
誰規定聽故事一定要坐著?大人都無法只是坐著來聽音樂。父母要有耐心,也請丟棄立竿見影的想法。態度的改變、注意力的養成都無法速成。
剛開始,父母不要奢求改變孩子的生活模式,不必要求孩子靜靜坐下來,不必要求孩子坐在書桌前,不必劃重點,不要安排作業考試、提問,不要規定“專心聽”。
Q11
只是聽英文有聲書,如何確定孩子已經吸收并且可以換下一本?
A:如果孩子開始喃喃自語地念,重復地念,有一搭沒一搭地念、哼唱,恭喜你,孩子已經聽進去了。
從輸入到輸出,孩子其實一直有在吸收故事里的養分。父母千萬不要心急,不要抽問、提問等令人倍感壓力的方法去檢驗孩子,只要持續輸入。
當孩子能夠開口念,不管是念得生澀還是流暢,發音是否標準,都要鼓勵孩子,不要急于糾正,不要苛刻。孩子多念幾次,就會愈來愈流暢。
當他一板一眼地翻書,并念給你聽,您會很好奇:他真的認識書上的字嗎?如果認識,那更要恭喜你,孩子天資聰穎。如果不認識,也沒關系。這已經是非常棒的能力,一定要善用這些時機,多引導多鼓勵。
Q12
只要聽有聲書就好嗎?還有其他配套措施嗎?
A: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外文活動,多多益善。
例如逛兒童書店、參加英文說故事活動,接觸真人說英語的主要機會。或是觀賞戲劇表演、觀看DVD動畫等。
Q13
需不需要找外教,讓孩子有實際演練英語的機會?
A:先規律和持續聽有聲書,奠定基礎之后,再考慮外教。
廖彩杏以帶雙胞胎女兒為例,總結了八年來的學習歷程,對比之下,她還是首選有聲書。
Q14
現在電子書很流行,用電子裝置播放有聲書不是更方便,還有必要買紙本童書嗎?
A:不是所有的經典繪本都有電子版。更重要的是,不同形式的書本和孩子互動會有不同結果,這是電子版無法做到的。
Q15
您的孩子仍在持續聽有聲書嗎?
A:當然還在持續聽,好聽的故事,誰不愛呢?持之以恒會變得自然而然,更會成為一輩子有價值的習慣。
Q16
我曾經用過AN I CAN READ系列,孩子不愛聽怎么辦?
A:有可能是使用時機不恰當,可以等時機成熟再拿出來。
AN I CAN READ系列編輯用意,在于訓練、培養孩子自己獨立閱讀英文的能力。語感已經建立的孩子來說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沒有長時間積累的孩子,并不合適。
Q17
有聲書價格不便宜,可以使用有CD的英文雜志或是學校教科書嗎?
A:最好選擇優秀的英文故事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培養聽力,辨識單詞,獨立閱讀”是有聲書能發揮的三大功效,這樣的成果是孩子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取得的。
Q18
語言學習有關鍵期嗎?我孩子早超過5歲該怎么辦?
A:重點不在于幾歲開始,而在于讓孩子重回簡單的環境,重回樸素單純,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法更重要。
Q19
孩子學了好幾年英文,不愿意開口怎么辦?
A:找些有趣的英文故事,跟著孩子一起玩書吧。
傳統教學易使孩子“怕犯錯”,越怕就越不敢講。還有中文翻譯的干擾和輸入不夠多、不夠有趣。好的故事不只是一本書,還可以是一場游戲。廖彩杏再次推薦鵝媽媽童謠和蘇斯博士的押韻作品,都是最好的起步用書。
Q20
為什么推薦書單里面的圖書都沒有標年齡?
A:生理年齡與英文年齡不一樣,不適合當做圖書選擇的指標。
“用中文來理解”和“以英文來思考”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語言思維體系。真正的雙語是有能力使用兩種語言來思考。如果孩子5歲、10歲,英文零基礎,應當成嬰兒階段,把英語當做母語來學。
Q21
開始播放大約半年,孩子還是被動學習,很少主動拿起繪本跟CD念該怎么辦?
A:要有執行的毅力,更要有具備等待的智慧。
我所信奉的“四不一沒有”策略,或許無法在考試中立竿見影,但在家庭中卻行之有效。通過不斷播放英文故事,營造英文環境,我用兩年的等待與觀察,發現這種類似母語學習的方式比我自己的英語學習過程更加快樂、自然,所培養的語感基礎與閱讀語感更加穩固。
或許每個孩子開花的季節不同,但我深信,對的方法所創造的永恒價值,值得花時間去等待。
?泡泡后記?
廖彩杏的21個問答幾乎是每位給孩子英語啟蒙的家長會遇到的困惑,從語言學的角度,把英語當做母語來學習,對于越小的孩子越有效,這點是我親身體驗,泡泡的英文輸入有一段時間了,他中文的詞匯和英文詞匯可以說差不多,可能中文的發音更難些,另外就是因為他生活在多個方言的語言環境中,他早已習慣了不同語言!
我知道,這條路只是剛剛開始,想要收獲甜美的果實,一定是要堅持下去的。父母親,這個角色是一旦做上了,就再也無法卸任或辭職,而且是一個持續一生都要不斷進修和學習的工作。就讓我們一起共勉吧!
謝謝你的聆聽,我們下次再見啦!
? 泡泡BABALA?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