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沉的世界
不止一次遇到過這樣的場景:一場精彩絕倫的講座接近尾聲,主持人一句“大家有什么想問的問題嗎”就像一盆煞風景的冷水劈頭蓋臉澆下來,剛剛雷鳴的掌聲和熱烈的討論好像突然被扔進了真空,不見一絲影兒。大家對于“問問題”好像天生具有抵觸心理,一碰就卡殼。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填鴨式、灌輸式的學習,缺少了那么一種“問問題的意識”。
那么,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學會問問題呢?《走出思維的誤區——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給出了答案。我其實更喜歡它的英文名字——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簡單直接,道出了批判性思維的本質。
一、為什么要有批判性思維
大多數時候,我們似乎習慣了“海綿式”思維,即像海綿吸水般吸收信息。小學時作文老師總是拿到一篇范文就讓我們背,這就是典型的“海綿性”思維。但當你想要知道“這篇范文好在哪里”“值得我背嗎”類似的問題時,就不得不使用批判性思維了。
前段時間,“山東疫苗案”引發了不少恐慌,各種令人震驚的數據、照片在微博、朋友圈不斷擴散。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一種是痛斥疫苗之“害”,要求相關部門立即采取行動;一種卻指出前類文章危言聳聽,將無關照片和煽動性文字有意拼接,混淆大眾視線。兩種觀點都講得頭頭是道,你該相信哪一個呢,你又是如何作出判斷的呢?這也不得不涉及批判性思維了。
可以想見,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其實都離不開批判性思維,小到買支筆,大到作出上哪所大學、找什么工作這樣關乎一生的決定。
二、10大批判性問題帶你學會批判性思維
說到“批判性思維”,可能有人會覺得很抽象,疑惑“思維”怎么能夠學習。所以,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批判性思維始于提問。《走出思維的誤區》一書中的10個批判性問題,帶我們一步一步學會怎么提問、怎么思考、怎么作出判斷。而這個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形成的過程。
這10大批判性問題分別是:
1.論題與結論是什么?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詞句的意義有歧義?
4.什么是價值觀假設與描述性假設?
5.推理中是否存在謬誤?
6.證據的可靠性有多大?
7.是否存在競爭性原因?
8.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9.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0.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問題1和2很容易理解,要判斷是否要接受別人的觀點,必須首先弄清作者的觀點以及支持這個觀點的理由是什么。這其實是后面所有批判性問題的基礎。
問題3,找到詞句的歧義,這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也有提到,主要是因為有一詞多義的現象。要理解作者的觀點,需要判斷出作者使用的是詞語的哪一層意思。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時,要特別關注除了作者期望的詞義外,其他的解釋是否會影響結論。比如,“黃色圖片應該禁止”,其中“黃色”一詞就是有歧義的。我說這句話時,“黃色”意為“色情”時,但你或許可以理解為“黃的顏色”,這時這句話就顯得滑稽了。
問題4,假設是作者未表述出來的、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點,而正是因為這份理所當然,所以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值得一提的是價值觀假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某事某物的看法。比如一個在競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可能會說“競爭比合作更重要”,但注重團隊合作的人肯定不以為然。如何找出價值觀假設,最普遍的一個方法就是考察作者的背景,古代孟子早就有過“知人論世”的主張了。
問題5,需要掌握推理中一些常見的謬誤:人身攻擊謬誤、訴諸可疑權威謬誤、訴諸情緒謬誤、稻草人謬誤……等等。
問題6,關于證據的可靠性。證據主要包括直覺、個人經驗、證言、權威、個人觀察、案例、研究、類比幾大類。只有證據的可靠性得到驗證,推理中的理由才能成立。比如權威,我們想要證明某種藥品療效很好可能會引用醫學專家的話,但該醫學專家的話有多少可信度呢,這就是需要我們持疑的地方。
問題7-10,競爭性原因是指可以說明結論會成立的其他合理解釋(除了作者已列出的)。統計數據常常給人以精確、科學的假象,但數據也會欺騙人。比如我希望你到我們公司來工作,會以“我們公司的員工平均年薪10萬元”這樣的條件吸引你;但實際情況可能是,公司高層年薪100萬,普通員工只有5萬。關于信息的遺漏,比較重要的是負面信息,一些商業廣告中經常存在這樣的情況:只說好處,對缺點避而不談。作為一個批判性思維者,你必須能夠看到沒有說出來的缺點。問題10是批判性思維的最后一步,當你判斷出作者的理由是可信的,還要進一步想一想,作者的這些理由是否會得出其他合理的結論。這和尋找競爭性原因的邏輯基本一樣。
為了便于查看,我整理了以下思維導圖。
三、具體如何應用
上述10大批判性問題可能有人會覺得繁瑣,我們不妨將之分成三大類:問題1、2、3是了解論題,即弄清作者關于某個論題的觀點和理由;問題4、5是分析推理,即分析作者關于某個論題的論證邏輯是否有誤;問題6、7、8、9、10是檢驗證據,即判斷作者在理由中利用的各類證據是可靠。這樣簡化成三個問題是否就簡單多了。
但是,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初學者而言,還是應該循規蹈矩,按照這10個問題的順序一個一個來練習,練習題書中有提供。熟練掌握各個問題的分析步驟后,在實際運用時,可以簡化成了解論題、分析推理、檢驗證據三個方面。
下次,再遇到諸如“山東疫苗”的不同論爭時,你肯定知道該怎么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