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 錄 |聽得懂文物說話的人
上一章|聽得懂文物說話的人(二)
第三章
篝火晚宴吃完了,年輕人都收拾東西進帳篷,防著大漠夜里的寒氣著涼。
蘇竹和啰啰回帳篷里休息,兩個女孩子日常開手機看看有沒有什么消息。白天工程緊,墓穴記錄測量和考察都忙得上氣不接下氣。
蘇竹一開手機便看到上百條消息呼得滴滴滴的猛沖,系統差點癱瘓。
看到損友北爺發信息說他今天去大院觀賞她的修復,來直夸她把五代十國的青花瓷杯修復得太完美,估計著是哪個王朝用來宴飲的樽子。
蘇竹問他有沒有看下面的簡介,他說沒有,看得急。
“哦,那個很精美,是宋太祖趙匡胤用來賜鳩酒給南唐后主的杯。那上面背了一條人命,別當面夸它。它會哭的!”
“哭了會怎么樣?”
“它會碎!”
這是文物的特性,有人會講文物保護不力,是空氣濕度成分諸多因素導致的。其實不然,有時,是文物承受不住自己負載歷史的傷悲。
莫高窟的壁畫開始融化,有人說是人多洞穴二氧化碳濃度導致,其實是它們自己傷悲,執筆畫他們的人當時身份卑微,從未見過自己的成果受萬人稱贊,它們流淚,是為作畫者不值。
第二天清晨,蘇竹在墓道里拿篩子篩著黃土。
考古現場最是講究,擔心文物摻在沙里有所遺漏,所以墓里挑出來的黃土都要一一經過篩子細篩。
啰啰最喜歡和蘇竹聊蘇竹聽到文物的故事,比如前朝娘娘宮前的花燈上次修復時有沒有見到皇帝多帥氣。
“上次那個花燈是冷宮的,它見過貴妃處死冷妃時賜白綾的慘狀……”
故宮90多萬件藏品,他們這一輩人修不完還有下一輩人來傳承。
蘇家人代代鑒別古物到修復古物,是一代又一代的輪回。但是蘇家人只出了一個她,聽得懂文物的話!
蘇爺爺在她剛會爬步的時候就發現他的孫女總是喜歡跟著他呆在家里的書房學著他鼓搗修復的樣子,測繪復原脫紙……
到她牙牙學語的時候對著家里的傳家寶青花瓷念念叨叨時覺得出奇,直到她咬字稍微清楚點才發現,他的孫女竟然是在青花瓷前背著祖訓。
“朝起勤勉,三省吾身,蘇家兒郎,奮發立志……”
那時候蘇爺爺越加驚詫,后來多次拿其他史代學堂的書鎮筆墨來考他不識字的孫女,大字不識一個的蘇竹卻能講古物的來源講得頭頭是道。
蘇爺爺總是夸她,是天生吃這碗飯的。
所以業界都知道,蘇家小孫女是天生的文物修復師,是專門來接修復世家的衣缽的。
蘇竹后來越加沉迷修復的原因,一是喜好文物的故事,就像老人家愛聽折子戲里的悲歡離合一樣沉迷。二是,所有的文物,能告訴她的故事還有,她的宿命。
蘇竹有時會想,她會不會在哪次因緣巧合中順手修到她前世的遺物,而那時,那個遺物認出了她并還給了她所有的記憶……
她問過她經手的每一件文物,它們告訴她的,是篤定的答案。
至于,她認不認得出,何時遇到又是另一曲戲的故事了。
作者簡介:吃米,在讀書與行走的路上,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有小女生細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