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盡白日的喧囂和忙碌后,我鋪開書本,品味繽紛的落英和迷人 的書香。那濃濃淡淡、幽幽遠遠的書香,勝過了世上所有花卉所散發出來的芳香。今日打開《我的閱讀觀》第三章《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讀到它我的心情有些沉重的,同時我也感到幸運。
輕輕翻動書頁,在標題的下方記錄了這樣的一片文字:學校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如果一個學校的教育將這個問題解決了,主要的教育任務就算完成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歷程中,還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習慣,一旦他離開較遠校園就將書永遠地丟棄在一邊,教育一定是失敗的;相反,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普普通通,但是他的閱讀養成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終生學習和閱讀的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最初的滋養,最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讓我們學會了自主飛翔。把閱讀"作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礎,通過推進師生閱讀,與偉大的智慧對話,讓我們的精神豐富起來,讓我們的社會走向崇高是我們的夢想。
讀到它只所以感到幸運,那是因為更堅定了我們正在走的路一一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讓師生充滿書卷氣,在書香中遇見最美的自己。我們讓每一個墻壁,每一根柱子,每一塊展板都會說話,早晨迎沐浴晨風我們組織學生站定每一寸土地捧書而讀,瑯瑯書聲與黎明的清風,陽光共舞,為一天的生活注入活力。我們為每一個英民學子準備了晨誦教材1一3年級以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為主;4一6年級以詩經,論語,大學文段為主。
中午,師生坐在教室共讀《狼王夢》《大林和小林》《城南舊事》……共話一本書,在讀與話中品味書香,走進彼此的心靈。
寒書假期,我們利用獎勵書簽,童書,評選讀書小達人等方式激勵學生讀書,在班級群里記錄交流分享,展示自己所讀的書,老師記錄公示,以此激起他們互相追趕。
我們的學校開學之初就根據年級組,學科組選定的書目購置圖書發給老師:五、六年級《給教師的5把鑰匙》,四年級《和孩子們聊書吧——讓孩子愛上閱讀?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三年級《于永正課堂教學實錄——閱讀教學篇》、《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二年級《于永正課堂教學實錄——閱讀教學篇《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年級《于永正課堂教學實錄——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篇》《一間遼闊的教室》,讀書會《世界因你而溫柔》,體音美英《怎樣上課學生才喜歡》。每周例會進行讀書分享,此環節分三個版塊進行。走進書香,我們的生活豐盈起來,激情朗讀,那是情感的傾訴,堅持閱讀,讓我們自主飛翔。
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有助于幫助孩子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他強調教導孩子閱讀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言傳不如身教,我們努力用我們的書香氣,點燃孩子們閱讀的愿望,給他們心靈成長的土壤。美國的著名詩人惠特曼曾經說過:"一個人在鄉間走去他所看到的東西,他就變成了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成了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讓孩子遭遇紫丁香而不是雜草,于是我們鼓勵孩子籌建班級圖書角,做好圖書漂流,做到好書共享,堅持晨誦、午讀、暮省。校園書吧開放了,那些圖書勾住了孩子們狂奔亂跑的腳步,讓他們安靜了下來。童書是最美麗的種子,詩歌承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淀了中華文化的靈動飄逸。因而,在小學教育階段,重視詩歌教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教育內容。學校印發了小學生必備古詩詞75首,各班除了誦讀《清晨 你好》,品味古詩詞也成了校園的一道風景。電子屏上每周展示三首古詩,廣播戰每周安排兩名教師進行古詩詞賞析的版塊,班級、年級、校級詩詞小達人的評選也是很刺激的。
童年是一段有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為每一個兒童尋找到此時此刻最適合他的書,放下功利潛心閱讀,引導父母,順應孩子的心里發展,給他們應有的閱讀指導承擔及保護童年的責任,讓最美麗的童書伴著最美麗的童年,伴著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讓書香氤氳孩子的童年,讓人生優雅起航,是當下應該做好的。我們深信一張張書頁就是一雙雙翅膀,通過閱讀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飛翔的小天使。
一群不辭勞苦的新教育的追夢人,整理出了《基礎閱讀書目》童年是最美好的歲月,童年是最美麗的種子,真善美是最被人們普遍認同的最簡練,最基本的價值,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研制就遵循了這個核心價值。科學、人文、文學作品是表現真善美的有效文本形式。文學作品凸顯了人們求美取悅的方面,科學作品凸顯了人們求真知本的方面,人文作品,凸現了,人們求善得仁的方面。
每個班級大都從這些閱讀書目書選擇出了適合本班閱讀的書目。書目只是提供孩子們閱讀的基本依據,孩子們應該也能夠借此駛向更廣闊的閱讀海洋。我們希望在共同閱讀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孩子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興趣與閱讀領域。我們希望用這些最好的童書。把孩子在帶到圖書的世界帶到廣闊的草原和大海面前,騎上駿馬在草原上奔騰駕起航船在大海上航行,一定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代的哲人曾經這樣寄語一代書生,今天我們將賦予這句話新的內涵,以真正讀書人的襟懷和氣魄,昂首走進屬于我們的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