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是失敗他爸
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還有一句話:成功是失敗它爸。原因就是我們很多企業在過去發展中,我們總結了很多的經驗,形成了很多的認識,而這些認識恰恰構成了我們未來創新的敵人,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包袱,而不是一個資產。
這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柯達公司,它收購了中國的福建光源,包括樂凱膠卷等以及全行業的感光膠片廠。
【案例】
柯達的一大敗筆
當柯達公司收購中國民族企業時,很多人都講外資狼來了,便宜讓老外賺了。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我們要感謝柯達把我們這個包袱,陳芝麻爛谷子都給拿走了。
因為這些感光膠片的企業經營狀況是非常困難的,今天已經進入到數字相機的時代,柯達作為一個數字相機的技術發明者,卻反而陷入了經營的困境,它在2005年、2006年,每年的虧損達到10億美元以上,這樣一個技術發明者進入了虧損狀況,就應證了我們前面所講的:一項技術,如果沒有商業化的應用,它是沒有價值的。柯達每年依然有500項的技術專利規模,是中國任何一家企業無法望其項背的,但它卻陷入了虧損的泥潭,這就因為它判斷錯了感光膠片向數字相機的轉變的速度。
2.創新的油門
柯達的CEO講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說:“我左腳踩在創新的油門之上,右腳踩在傳統的剎車之上,我是一會兒踩剎車,我一會兒踩油門,我也不知道我該干什么了。”很多人聽了覺得非常好笑,非常有趣,其實我們回想一下自己,我們其實比柯達還可悲,因為柯達還不斷地在踩油門,只不過時不時又回來踩剎車,而我們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是牢牢地把那只腳踩在剎車上面,我們基本上不踩油門,我們的腳在剎車上已經固定了,生銹了。
這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教訓和啟發,柯達的這種轉變落后于這個時代。
3.時代特點:以X倍速度變化
那么,現在誰是全世界最大的數碼相機公司呢?索尼?佳能?松下?都不是,現在全世界最大的數碼相機公司是諾基亞,因為諾基亞全球的手機60%已經標準配備了數碼相機的功能,標準配備達到了500萬像素到800萬像素,而這個像素水平在兩年前還被認為是高檔數碼相機的代表,所以手機不再是手機,它已經成為移動多媒體終端。總之,從傳統的膠片到數字相機,到移動多媒體終端,在短短的五年之內,已經完成了這么大的跨越和轉變。
五年前,中國惠普公司的總裁孫振耀先生曾經說過,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那時候大家會說這話講得真好,但是今天這句話已經變成家常便飯。兩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講:這是個倍數變化的時代。
2009年,這是個X倍數變化的時代,中國的汽車市場在2009年一季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原來我們以為這個時間要到2015到2020年。中國各行各業都在世界級的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企業也在走向海外。
4.時代變化對我們的要求
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迅速地變化,我們企業的利潤將化為烏有。柯達公司曾經被認為它的利潤是像印美鈔一樣的利潤。當年一個彩色膠卷賣15~16塊錢,高峰的時候賣到20塊錢,但它的生產成本不到1塊錢,柯達公司曾像搶錢一樣地做生意,但現在卻陷入虧損。更何況我們很多中國的企業,本來就不賺錢!
所以當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挑戰是極為巨大的。我們要記住,我們過去所謂的成功的經驗,就是我們的包袱。更何況我們很多還不是成功的經驗,只是能夠生存的經驗。我們下一步只有走創新這條道路才能發展。
5.創新的最大敵人
我們每個人的成見,每個人所謂的見解、慣性、理性,是我們創新最大的敵人,創新最大的障礙是不可能、做不到。一旦說不可能,怎么做也沒有意義了,商業模式也不可能去突破。李寧公司的廣告語是“一切皆有可能”,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我們只有具備這樣一種開闊的胸懷來學習商業模式,才能夠有收獲,才會有價值。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把這個大門關閉,我們就無法吸收到商業模式的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