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有月余。期間以居家隔離為主,偶有外出亦是兩點一線,小心謹慎。百無聊賴之際突然想起書架上這部《霍亂時期的愛情》,幻想著它在平行時空里的指導意義。乍一看書名,你可能也會和我一樣天真地猜想,這是一部講述某個霍亂時期悲慘命運背景下,主人公歷盡艱險、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然而,我們都只猜對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據說,帶著問題讀書,收獲更大。比如:
你對本書的期待是什么?
疫情時期,你會擔心什么,期待什么?
過去五周,你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兒?
未來一年,你有哪些一定會做的事兒?
你理想中的愛情是什么樣子?
言歸正傳,劇透開始。
情敵之死
故事開篇于一個自殺事件的現場,繼而開啟了男二號緊湊而又煩躁的一天。這天一大早,群眾演員赫雷米亞·德圣阿莫爾被發現在他的工作室公寓自殺,前來勘查現場的醫生正是他生前的棋友,本書的男二角-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醫生從留給他的遺書中得知,死者竟然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情人。驚訝之余,醫生在勘查完現場后就迫不及待地到貧民區去拜訪了這位女士。上午十點左右,醫生返回家中休息時,卻被仆人們捉鸚鵡的場面吵得無法休息。在叫來消防員捉鳥之后,他便去參加學生的紀念午宴。等他回來時卻發現,那只鳥已無影無蹤,而自己的家幾乎被消防員毀掉了!下午三點多,他在睡夢中驚醒;下午四點,他在讀書時聽到鸚鵡的叫聲,隨后起身去捉鸚鵡。不幸的是,他剛捉到鸚鵡,便從梯子上摔了下來。四點零七分,卒!享年八十一歲。還未參加當天傍晚友人的葬禮,他便與世長辭了!
本書第一章,作者用了五十八頁的文字描寫烏爾比諾醫生生命中最后的一天。除了日常活動的主線以外,作者著重描述了他的心理活動。赫雷米亞的自殺,遺書中透漏的秘密,出行過程中對所在城市的思考,以及半睡半醒間對自己身體、婚姻和生命的回顧,都在刻畫他的人物形象。作者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而是通過這樣的心理活動描述留給讀者去想象、去體會。我所感受到男二號是一個個性高傲、精于世故、卻內心孤獨的人。他與赫雷米亞的友情,更多的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同情,加上一點對棋藝高手的認可。赫雷米亞把他當作朋友,但并未在生前與他分享其過去及其內心世界;烏爾比諾醫生也把赫雷米亞當作朋友,贊助他創業,一起下棋看電影,但對赫雷米亞的評價卻是“對其他任何人來說,他都絕非一個好伙伴”。兩人并不是無話不談的交心朋友,但他們的友情保持了恰到好處的距離,并且持續了數十年。
如果兩人能及時明白,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或許他們的生活完全會是另一副樣子。-《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在烏爾比諾醫生的回憶里,他的妻子-費爾明娜·達薩是一個優雅大方、倔強敏感的人;在作者筆下,她又是被被命運之神鉗制的女人。與烏爾比諾醫生相反,她不愿面對每一個命中注定的清晨。然而,在烏爾比諾醫生的最后一天里,她又表現出對丈夫和命運的順從,對當下生活的感激。
本章最后,出現了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先生的身影。他下午參加了赫雷米亞的葬禮,因為他也是象棋愛好者。傍晚,教堂的致哀鐘聲響起,他預感到可能是烏爾比諾醫生去世了。在得到司機的確認后,他便徑直前往參加告別儀式,并主動承擔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接待工作。告別儀式結束后,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先生留到最后。只為了迫不及待地對費爾明娜·達薩說一句話:“這個機會我已經等了半個多世紀,就是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對您永恒的忠誠和不渝的愛情。”讀到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愛情的模樣:一方自然生長,另一方充滿向往。只不過幻想愛情的人只想做自然生長的那一方。而在東方的價值觀里,你將會發現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先生這句話說的也太滿,因為他永恒的忠誠是有水份的。
苦澀的初戀
第二章開篇,話題一轉,回到了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少年時期。父親去世時,他剛滿十歲。家境所迫,他不得不輟學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收到了費爾明娜·達薩無意中的一瞥。自此,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便一發不可收拾,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追求行為簡單到呆板,如同他的個性一樣:每天早中晚,他會到她上下學必經的花園假裝看書,實際上在觀察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小母鹿在他眼前,更在他的心里蹦蹦跳跳。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堅持觀察一年后,他們開通了情書頻道。即使在費爾明娜·達薩被退學,她的父親因反對這門親事而帶她外出旅行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們之間的情書都沒有斷過。然而,當費爾明娜·達薩正沉浸在即將嫁做人妻的美好期待中時,卻無法面對近在咫尺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她突然發現,他們之間只是一場幻覺。
本章圍繞男女主角的初戀情節展開。費爾明娜·達薩既感性,又理性;她渴望愛情,卻又和大多數初戀的人一樣,并不知道愛情長什么樣兒。在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這段柏拉圖式的感情里,她可能也說不清為何開始,又為何嘎然而止。面對教會的指責、家人的阻撓時,她能堅持自己的選擇。然而,當他真正面對神秘的心上人時,卻無法面對現實:即使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炙熱的情感征服了費爾明娜,此次此刻他呆板木訥的外表卻出賣了他。費爾明娜·達薩仍然是一個追求浪漫的人,或許是長途旅行的經歷讓他大開眼界,慢慢地勾勒出理想愛人的形象。然而,那個形象并不屬于當時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
無愛的婚姻
第三章是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的高光時刻。他出身名門,學業有成;一從法國回來就受到很多年輕姑娘的熱捧。然而,還未等其他姑娘發起攻勢,他就在一次診斷后對費爾明娜·達薩動了情。他們的初見可不只一瞥那么簡單,而是坦胸露乳那種;即使是為了診斷霍亂病情,好像也有點過了。烏爾比諾醫生是費爾明娜的父親鐘意的那種金龜婿,但費爾明娜對他的主動攻勢卻不理不睬。再后來,當費爾明娜發現她的大表姐對他產生好感之后,迅速回應了醫生的示愛。她可能這時候才看到醫生的價值,也可能擔心大表姐會捷足先登;無論何種原因,她都像拒絕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一樣,突然轉向。但這一次,不是拒絕,而是迎合。
他心里明白,自己并不愛她。同她結婚是因為喜歡她的高傲,她的嚴肅,她的力量,也因為自己的一點兒虛榮心,但當她第一次吻他時,他確定,沒有什么障礙能阻止他們建立一份完美的愛情。在那第一個晚上,他們什么都聊了,一直聊到天亮,就是沒有談到愛情,以后也永遠不會談到它。但從最后的結果來看,兩個人誰都沒有做錯。-《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婚禮的當天晚上,他們即登船前往歐洲度蜜月。登船后的第四天,當他們徹夜未眠地呢喃的時候,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卻十分清楚:完美的愛情可以建立在無愛的婚姻之上。之后,他們以巴黎為大本營,在歐洲度了近一年的蜜月。回家時,費爾明娜已有了六個月身孕。
旁觀者的逆襲
對于胡維納爾·烏爾比諾和費爾明娜·達薩的婚姻來說,弗洛倫蒂諾·阿里薩此時已成為一名旁觀者。當他再次見到懷有身孕的費爾明娜時,他便下定決心要贏得名譽和財富以配得上她。
他到他叔叔的河運公司謀得工作,寫詩的腦回路無法完成商業電文,于是他便從最底層的碼頭清潔工做起,最終做到了副董事長的位置。除了名譽與財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還在不同的女人那里尋找愛的意義,有時候也只是尋歡作樂。只不過,他不允許那些女人在他的心里留下痕跡,他要把他的全心全意獻給費爾明娜·達薩。
與此同時,胡維納爾·烏爾比諾和費爾明娜·達薩也在生活中感悟著他們的婚姻。
(胡維納爾·烏爾比諾)向她提供的竟然僅限于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于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
在這個輕浮的世俗天堂,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她(費爾明娜·達薩)用一種更為簡單的方式為它下了定義:“社交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恐懼,夫妻生活的關鍵在于學會控制厭惡。”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危與機
一次偶然的機會,費爾明娜·達薩發現她的丈夫對她不忠。因為她在丈夫的衣服上聞到了其他女人的味道,事實也果真如此。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在一次診斷中主動接待了一位患者,后續的跟蹤治療把他們的欲望推向了高潮。費爾明娜的這一發現,成為他們婚姻的裂痕。但她并沒有暴跳如雷,而是用平淡無奇的一句話使他羞得無地自容,并用另一句話讓他全盤托出不忠的事實。在經歷了三天精疲力竭的談話之后,費爾明娜決定去拜訪她的大表姐,并在那邊住上一陣子。
至于女人,則只有兩個年齡:一是結婚的年齡,一般不超過二十二歲;一是永遠獨身、再也嫁不出去的年齡。而其他女人,那些已婚的、當了母親的、成為寡婦的、做了祖母的,都屬于另外一類,她們不按已經度過的年歲來計算年齡,而是按距離死亡還有多久來計算。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此刻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并不知道費爾明娜遭遇的巨大危機。如果他知道,或許他會巧妙地利用這次機會。費爾明娜的突然失蹤,讓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不知所措。他以為她病了,絕望的時候甚至以為她去世了。等到兩年后,再次見到費爾明娜的時候,他才相信,命運之神并沒有帶走他心愛的姑娘。他那忠貞不渝的愛情可以繼續等待命運的機會了。
尋愛之旅
時間再次來到烏爾比諾醫生去世的那天。在弗洛倫蒂諾·阿里薩時隔半個多世紀再次向費爾明娜·達薩表白之后,費爾明娜處于本能的反應,叫他趕緊滾開,并斬釘截鐵地說有生之年不要再見到他。她將這次冒昧的表白當作是對她及其家庭的褻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她還未從亡夫之痛中走出來。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離開后,費爾明娜大哭了一場。隨后的幾天,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總是在她的腦海里游蕩,如幽靈一般揮之不去。帶著一股無名之火,她給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寫了一封充滿侮辱之詞的信。自此,七十五歲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借機重啟他的情書傳情計劃。與年輕時吐露濃濃愛意的書信不同,這時的他更愿意分享一些人生感悟,包括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她還時常回憶起他的丈夫,有時候甚至感覺他就在身邊,不過沒有了男人的任性,沒有了家長式的命令,也沒有了那些令她精疲力竭的需求。這些信幫助費爾明娜從突然的家庭變故中走出來,幫她回顧自己的婚姻,回憶愛。
你要永遠記住,對于一對恩愛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胡維納爾·烏爾比諾)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一年后,弗洛倫蒂諾才再次登門拜訪費爾明娜,愉快的談話為他們日后的來往奠定了基礎。幾個月后,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小心翼翼地邀請費爾明娜坐船旅行。
他們仿佛一舉越過了漫長艱辛的夫妻生活,義無反顧地直達愛情的核心。他們像一對經歷了生活磨煉的老夫老妻,在寧靜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無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樓:超越了愛情。因為他們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郁。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次內河游輪旅行,成了他們的尋愛之旅。兩顆孤獨的心,重新燃起對愛情的信心與渴望。游輪一路上行到達終點-黃金港時,費爾明娜發現登船人群中熟悉的面孔,沮喪又不知所措。弗洛倫蒂諾為了不讓他心愛的人難堪,授權船長掛起象征霍亂的黃旗,不載任何其他乘客和貨物,僅載著他們二人返回起航碼頭。待到起航碼頭時,檢疫部門又不允許他們靠岸。于是,弗洛倫蒂諾指示船長繼續在內河中航行,返回黃金港。
這份遲來的頓悟使他嚇了一跳,原來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沒有止境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當船長問他究竟要走到什么時候,弗洛倫蒂諾早已準備好他的答案:“一生一世。”
全書四百余頁,并沒有制造霍亂恐慌,反而用很大的篇幅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采用時空交織的手法,從一個時間點分別向前和向后延伸,進而完整敘述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尋愛故事。除了主線的故事情節外,弗洛倫蒂諾的獵艷插曲和中國符號,融合了東西方文化中艷俗與傳統的元素,增加故事的趣味性:站街的女孩被稱為野鳥,男人被綠了的另一說法是他頭上長了犄角。
胡維納爾·烏爾比諾醫生,死于八十一歲;當時,費爾明娜71歲,弗洛倫蒂諾·阿里薩75歲。年近八十的主人公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等待與追尋,能夠再次邂逅愛情,不得不說是生命的恩賜,更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