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慵懶小書蟲
“你的性格、經歷明明很適合找運營崗的工作,為啥非要學編程呢?”
“對啊,你都在百度的運營崗實習過呢?不好好干新媒體運營,非要瞎折騰”
“你看,你好像又禿了一點!”
“最近學得怎么樣?還肝得動嗎?”
“這就是吃青春飯的職業,你年紀大的時候就搞不動的……”
周圍的聲音此起彼伏,似乎都在告訴我,我不適合程序員的工作,脫發、熬夜肝代碼、看年齡等等一系列問題,充斥著這個行業,也在充斥著程序媛的內心。
作家劉亮程曾說過:"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寒冬對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匍匐前行。
一
看看了鍵盤碼下的一片黑乎乎的代碼,又看了看日歷,轉眼到了8月下旬了。
在身邊男同學一個個接受到面試通知的時候,其實我是打心眼兒里羨慕得很,但我還是裝作云淡風輕,因為身邊還有很多個像我一樣,走在互聯網求職路上的程序媛。
我想,所有的程序員都是一個team,而所有的程序媛也是一個team。
朋友圈里,恰逢七夕,各種求婚曬娃的照片應接不暇,似乎都在告訴我,25歲是一個很特殊的年紀,特別是對于一個還沒踏入社會的技術小白來說,更是一個尷尬的年紀,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
我們這一代人似乎一瞬間落在了很多人身后,成為了朋友眼中最特殊的90后。
有的人整天刷著各種段子、短視頻,游離于各大直播游戲平臺。也有的人深夜死磕工作,視頻剪輯、文案編寫。
有的人為了考公、考教師編制深夜還在刷題、背書,那滿紙辛酸淚大概是學生時代都不曾 有過的血淚史吧。
還有的人雙屏開啟,代碼肝完一段又一段,黑眼圈一輪又一輪,從未停歇,發量日漸稀少,但小腹卻日漸突起,沒能成為朋友圈里光鮮亮麗的風景,卻活成了最為油膩的一類人。
看著朋友圈朋友們的生活現狀,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要的未來會是什么樣,9月份校招就要開啟了,我能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嗎?我能靠自己的努力,在明年畢業半年就把上學的5萬4的貸款還清嗎?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甚至不知道下一刻會是什么樣子,但我知道,我能做到的就是,把每一個當下過好。
我知道,程序媛的漫長且艱難,我知道自己技術方面實在不值一提,卻還妄想從事研發或者軟開方面的工作。在經歷了科大訊飛、網易、聯發科筆試失敗后,還想著投華為的研發崗。
可是啊,人生有無限種可能,我不去嘗試,我怎么知道自己未來不可以,我不去解鎖更多未知,又怎知未來的自己能否有更多的無限可能呢?
我知道,自己學藝不精,但周圍的人都說,有的人即使很努力了,對于某一方面,可能還是無法領悟透徹,甚至說或許就不是從事這一方面的料。
但我卻還是選擇繼續前行,或許我就是需要接受社會的毒打,才知道自己究竟該走向何處吧。
二
又是快要步入深夜了,我一個人靜悄悄地關上實驗室的門,走在回寢室的路上,看到兩邊道路上依然亮著的燈,還有三三兩兩如我一樣晚歸的校學生,大家依然行色匆匆,低頭趕路。
保安亭里的大叔依然在打著瞌睡,宿管阿姨一臉心疼地看著我們,默默地給我們留了一道門縫,我們躡手躡腳地推開鐵門,生怕吵醒早已步入夢鄉的同學。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程序媛,無畏前行,執著且堅韌,雖然只是擦肩而過,但我們都一樣,懷揣著夢想,只為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甚至于你會發現,生活如水,時而渾濁,時而清澈,我們都在社會這個大缸中掙扎,遭遇失望與挫折,最終一無所有。
可是啊,我心里暗暗地告訴自己,你已經25歲了,再也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了,要懂得認識自己,知恥而后勇,才能厚積薄發,只有加強專業技能,才能盡可能減輕將來社會對你的毒打,也只有這樣將來你才能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選擇你。
寫給如我一般走在互聯網求職的路上的程序媛們,寫給所有想從事這個行業,或者為了謀生而選擇這個行業的程序媛們,想要不被社會毒打,就努力搬磚,持續輸入,持之以恒,專心寫代碼。
也許,生活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要相信,我們搬得不是磚,是未來啊!
親愛的程序媛,你知道嗎?當你努力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瞬間,你身上都在散發著光亮,因為那是你認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