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愛幻想。有人幻想自己是劇中女主角,有著萬千寵愛,有人幻想自己是超人,有著超能力,有人幻想自己有權有勢……
通常人都會有一定的幻想 ,但正常人的幻想都是能分得清楚的,知道自己幻想的東西是不存在或者是不現實的,僅僅是自己的一個美好的幻想;
但有妄想癥的人會長期的處于妄想之中,妄想的東西是怪異的,與現實無關的,但他們深信這這種東西真實的存在自己的身上,不是“妄想”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妄想。
妄想性障礙是以長期持續的、系統性、不含怪誕的妄想為主的一系列精神障礙。妄想癥患者通常可保持人格和智力的完善,以出現與生活事件無關的想法如自己被跟蹤、下毒或者無前提的被人暗戀等癥狀為常見臨床表現,通常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生活和交際,需要通過藥物輔助心理治療加以控制。
那么,人為什么會得妄想癥?
妄想性障礙的發病因素較為復雜,通常因為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發病,好發于社會經濟條件較差者、有視聽力障礙者以及移民者。
主要病因
遺傳因素
精神類疾病大多具有遺傳性質,父母中有一人患病均會增大孩子患病風險,但并不是100%進行遺傳。
生物因素
妄想的發生與腦部的顳葉及基底節有一定的關系,腦內的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導致神經細胞信息傳播與交換,也是造成妄想性障礙的重要原因。
社會心理因素
突發事件導致應激反應、精神類物品如酒精或相關藥物的濫用、長期處于孤立狀態,均為妄想性障礙的常見病因。
個人性格特征
患者病前大多有較特殊的個性,如主觀、固執、自尊心強、自命不凡和自我評價過高,同時又敏感、多疑、好聯想及情緒容易激動等。這類個性比較不能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中的各種遭遇,更易患病。
其他
酒精與某些藥物的濫用可能與本病有關。
妄想癥易發人群
社會經濟條件較差者:該類人群是較容易受到社會孤立,且本身經濟條件欠缺,缺少相關心理常識,情緒排解能力較弱,久而久之出現妄想性障礙。
有視聽力障礙者:視障人士、聽障人士是社會常見的被孤立群體,且因為視聽力障礙易出現視聽力幻覺,加大了妄想性障礙的發病幾率。
移民者:移民者剛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在文化、語言差異的地區常容易造成應激反應,同時孤立環境也是重要的發病因素,故而容易發生妄想性障礙。
社會事件影響:從社會文化或者社會生活事件中長期處于被壓抑、受到孤立的患者,更容易誘發出現無依據的妄想障礙,導致發病。
妄想典型癥狀
被害妄想
患者堅信周圍人或某些團伙對其進行跟蹤監視、打擊、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飲水中放毒等,進而出現易激惹、易怒等情況,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和偏執性精神病。
鐘情妄想
患者堅定地認為某一異性對自己充滿愛慕之情,對方拒絕或者不承認只是礙于社會壓力或者對自己的考驗,常見于女性。
夸大妄想
患者夸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可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癥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癡呆。
嫉妒妄想
患者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堅信自己的伴侶對自己不忠,對伴侶周圍出現的異性抱有強烈的敵視狀態。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等。
軀體妄想
患者也可能為疑病妄想,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癥,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而多次反復的醫學檢查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也可見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礙。
混合性妄想
患者擁有以上多種以上的妄想,且沒有明顯的偏好。
其他癥狀
幻覺:患者常見如幻聽、幻視,可感受到沒有真實存在的食物,常和妄想伴隨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