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穿originals后,being original?
有多少人在用think different后,think differently?
又有多少人在喝give you wings后,have wings?
買鞋
我喜歡買鞋。
每雙鞋不會很貴,可能只有300塊。
但我會買很多。
比如說來上海兩個月,買了5雙鞋,平均1.6周一雙。
消費
2017年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衣著為1758元,短短兩個月,單鞋這一品類的消費,我已經超過了年衣著消費的年平均消費。
這不是炫耀,而是某種病態。
妄想
我會想到“戀物癖”這個詞,英文fetishhood。
但我又不想這么形容自己,因為戀物癖總和某種性癮有關。
對,在中國,最好不要提及性癮這個詞,更別試圖google fetishhood。
可我又覺得“sneaker fan“這個詞,又太美化了。
覺得“sneaker paranoia“這個詞剛剛好。
妄想,既不像喜歡那么輕浮,又不想戀物那么強烈。
但它肯定了兩種事物的聯系,并通過聯系,給人以治愈。
就比如:
一雙跑鞋,讓從來不跑步的人,穿著它,走了路;
一雙籃球鞋,讓從不玩籃球的人,穿著它,走了路;
一雙滑板鞋…讓從來沒見過滑板的人,穿著他,走了路…
但走路的時候,大家會妄想自己在跑步,在打籃球,在玩滑板。
或者,“有了滑板鞋和地面摩擦“已經能帶來滑板結束之后汗流浹背的快感。
品牌擴張
這可能就是品牌,在城市中,無限擴張其影響力的結果。
城市中聚集和碰撞的文化,會讓新誕生的產品理念煥然一新。
先鋒者認同理念之后迫不及待地擁有產品;
大多數在產品涌入之后擁抱理念。
而理念,是否會轉化為某種實實在在的行動,或者價值,沒人關心。
因為新的理念總會再出現,或者舊的理念會被再一次被詮釋。
身穿鞋子的人,妄想自己擁有了等同的能力,并通過產品,踐行了自己的價值。
鞋的妄想癥,治愈著時間焦慮,身份迷失,和懶惰。
未來
過去,Stan smith贏得了網球比賽。白色的網球鞋沾滿了沙土,汗水。小白鞋,臟并榮耀著;
現在,穿著stan smith的人在菜市場中買菜,試圖避開菜市場中所有的沙土和汗水。小白鞋,白并時尚著。
但我不想穿著小白鞋去買菜。
未來,我希望小白鞋可以用來打網球。
未來,我還希望跑鞋可以用來跑的更快,籃球鞋可以用來跳的更高,潮鞋可以用來弄潮。
我希望城市中的人,可以擁有真正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踐行產品的理念,實現個人的潛能。
As a human, being original, think differently, have wings.
夸大妄想(delusion of grandeur)
患者夸大自己的財富、地位、能力、權利等。可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作、精神分裂癥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例如麻痹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