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可以是這樣的:“我好想不用學習也可以考一百分,應該怎么做呢?”
問題還可以是“是陪身患絕癥的男友一起度過最后的日子還是堅持訓練參加奧運會完成男友和自己的夢想?”
問題還可以是“是回小鎮(zhèn)接手家里的魚店生意,還是在大城市繼續(xù)看似已經無望的音樂夢想?”
問題甚至可以是一張白紙……
浪矢爺爺不是什么世外高人,但他會特別認真去體諒來信人的心情,認真去答復每一封信。哪怕有一封信是白紙一張,哪怕有一封信放進去很晚。第二天早上的后門牛奶箱里必定會有可能影響你一生的回答。
關于第一個問題,浪矢爺爺是這樣回答的:“請拜托老師進行一次關于你的考試。因為考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答案當然是正確的,所以肯定能拿到一百分。”
這是一家神奇的雜貨店,在三十三年后的某一天時間在雜貨店內靜止,兩個平行時空的問和答一起進行著。
那個小時候的孩子常常會想起這個當時幼稚的惡作劇被多么認真地對待,直到他長大后成為了一名老師。他明白了這個回答的高明!他親自給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幾次滿分的測驗,題目是選定學生的生日、愛好、父母職業(yè)特長等。要想測驗拿到高分,就是對同學特別熟悉。學生們就像換了人一樣,彼此經常交流。三十三年后他寫了一封感謝信放進卷簾門的信箱,被三十三年前的浪矢爺爺讀到了。
浪矢爺爺說“這些寫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
浪矢爺爺還說“人的心聲是不能被無視的。”
在回復來信的過程中,孤身一人生活的浪矢爺爺也變得精神煥發(fā)。
中國的古詩詞有一句叫“談間可解憂”,意思是談笑的時候可以解除憂慮。其實這就是溝通交流的強大力量。每個人都是社會人,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需要心靈的相互支撐才會走下去。人是需要一個認真傾聽的朋友,不管你的煩惱是偉大或卑微或幼稚,甚至哪怕是你心血來潮的一次惡作劇。
有同樣效力的大概就是基督徒的禱告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這樣描述過禱告的身體和心靈感受-“有一次我跪在神的面前向他祈求,我把我內心的痛苦和困惑向神禱告,在我連續(xù)禱告了大約十幾分鐘后我感覺主耶穌就在我的身邊,我不知道怎么的我的內心突然的顫抖了起來,我感覺我身體不是跪在地上而是飄了起來,當我大聲的呼求神的時候,我就不受控制的哭了起來,有種特別的力量和溫暖進入我的心里。”
看港劇的人都比較熟悉另一種模式—跟神父懺悔。神父在這里是一種類似心理醫(yī)生的存在。我不認識你,不知道你從哪里來,但我知道你為何而來。認真傾聽,是我的職責。
我的朋友ICE小姐說,當她踏上五臺山的那一刻,忍不住淚流滿面,那是接近天的地方,感覺心靈得到救贖,神聽得到自己的心聲。
我們是有多寂寞無助?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煩惱只能付諸于神靈聽了?
其實這種寫信的這種方式并不稀奇,類似于電影中的“樹洞”和“煩惱瓶”,對著樹洞或一個瓶子說自己的煩惱然后封存。
但是多事件在平行時空穿梭,多個故事和兩個時空間人物仿佛被一根看不見的線關聯(lián)著。而且這本書可以說沒有主角,或者說都是主角。這真是東野圭吾的高明之處了。
那么多個故事,那么多條線索,兩個時空間任意切換,作者顯得游刃有余,讀者也能跟上節(jié)奏,完全看得明白。東野圭吾這才是小說界的大師。
浪矢爺爺說了:“我的回答之所以發(fā)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浪矢爺爺還說了:“這么多年咨詢信看下來,讓我逐漸明白一件事。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后,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其實不管什么煩惱,究竟該如何選擇,答案就在我們心里。我們去問,去咨詢,只不過想更加肯定我們內心的想法。我們內心深處需要一個支撐,需要共鳴。或者可以這樣講,我們需要一個更加有閱歷的智者來交流,我們很多時候害怕自己必須承擔或者面對因為我們的選擇會帶來的未來那個不甚滿意的結果。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可以抱怨,可以不服。但是結果都需要自己去承擔。
我媽媽當年參加工作時候有兩家單位可選擇,一家是水泥廠,一家是電業(yè)局(就是現(xiàn)在的國家電網公司)。她去大城市問她的一個比較睿智博學的舅舅,舅舅回答她:“必須是電業(yè)局啊!電力一定是未來發(fā)展方向。水泥廠選擇看似工作輕松收入可靠,未來會走下坡路。”
水泥廠后來不可避免倒閉破產,工人都下崗自謀出路。而媽媽在電力系統(tǒng)工作到退休,盡管初期在變電站白天黑夜倒班非常辛苦,但也起碼在小城里一輩子衣食無憂。
所有人都覺得那是當年那個高瞻遠矚的舅舅的功勞,其實媽媽當年學校里學的是電力,自身也是傾向于選擇電力做為自己的一輩子的事業(yè)。只不過一個更有見識的人更加堅定了她的選擇。
借用文中的一句話“最終的所謂命運的結果,是你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我們人生的多彩都是我們的一步一步選擇。
雖然我們的人生可能不會被某一個人的某一封信決定,但如果有這樣一家可以解除煩惱的雜貨店,還真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畢竟人和人之間有時傷害,有時依賴,有時訴說,有時傾聽,有時需要,有時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