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到朋友的來電,困惑于與妹妹觀點的不一致,甚至因此開始懷疑自己,電話放下就去忙別的事了,晚上陪娃兒上課無所事事,突然閃過了下午電話的內容,閑來無事寫篇文章吧。
對朋友的電話有所感觸是因為前段時間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同樣的困惑,同樣的懷疑 。我呢有個習慣,遇到困惑的問題喜歡咨詢,喜歡看書,在這一過程中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中提到人和人之間是有時差的,這話說的太好了。對,不是代溝,是時差——你呢先走了一步,我呢還沒到那個境界,這就是時差。讀書的時候,圈子單純,只有同學和老師,這種感覺不強烈。工作幾年接觸的人多了之后,漸漸發現人與人之間是有時差的,有的人已經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思維了,而有的人卻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甚至是奴隸社會。低階的人在高階的人眼里,就像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想干什么、說什么都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你是稍高一級的思維層次,你能很容易的發現對方比你低一層。比如和剛畢業的學弟學妹接觸,你能在他身上看到當年你的影子,而你已經勝出一級,很容易就能發現。不過,反過來可就難了,除非對方的級別比你高很多,你才能一下子感覺出來差別,比如你和李嘉誠一起討論一個事情,不難想象說的肯定不在一個層次。好在李嘉誠名聲在外,至少你還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不如對方的。比較悲劇的一點是,如果和對方接觸不多,名氣又沒有辣么大,你就很難判斷出他比你高幾個檔次。更甚者還會認為對方不過如此。
前兩年我有機會在一個團隊中工作,有一次團隊聘請了一位非常有名的老師來講課,第一堂課下來我傲睨自若,不屑一顧,可是工作一段時間后才體會到老師課程的價值,那時的我恍然大悟,原來不是老師講的有問題,而是自己水平太低,和老師之間的時差太大,根本聽不懂!一年之后,我成為小團隊的負責人,帶了六七個小弟小妹,偶爾和幾個人有更深的交流時,都會驚嘆于我對他們心理了解和把握,其實并非我有多大天賦,而是那些路我都已走過。
芒格談論巴菲特每天的生活,一半時間在閱讀,一半時間在和比他還要厲害的人通電話。芒格說,如果你去模仿一群人,最終你會變成他們的平均水平。同時,也能讓我們寬容、原諒,回想下,你也曾在山腳下,那時候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想過之后,我釋然了,了解了人與人之間是有時差的,會讓我們不再以自己為中心,學會沉靜、傾聽,這樣也開啟了接納世界和更高階信息的大門。不如你的人去理解,包容,比你強的去學習,去靠近。因性格不同導致的不合,那就盡量去避免一些實質性的接觸,性格的差異所產生的分歧和矛盾無法用對錯來評判。前兩天晨寶在與朋友的相處中遇到了差不多的困惑,我們為此交流了近兩個小時,很開心晨寶能夠聽懂并和我一樣釋然,很感謝能夠自我反省,努力探索,認真生活的自己,這樣的我才能在孩子遇到困惑時給予助力,縮短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的時間。
在高階的人眼里我們就像是一個小朋友。但這不是叫我們要假裝愚笨,或者端著高大上假裝深沉,而是反過來,不要裝大,理性、冷靜,對局面有一個判斷,保持謙卑學習的心態,充滿熱愛和激情的,懷著赤子之心去和人相處。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