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人來說,一般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學會一門外語?
外語學習,有人覺得容易,有人覺得難,總的來說,即使在互聯網廣泛普及,外語資料垂手可得的今天,外語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講,依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對許多正在學習外語的朋友來說,它似乎更像一條漫長的旅途,綿綿無期,看不見盡頭。那么,除去語言天才,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我們才能學會一門外語呢?
談到學會,那么什么是學會呢?學會外語這個概念,本身就比較模糊,容易引起爭議。比如,一個秀水街的小販,憑借幾個單詞和手中的計算器,就能完成一次或多次和老外的成功交易,你能說他不會嗎?而一些手持四六級證書的學生,卻無法通過一場普通的外語面試,你又能說他會嗎?所以,面對這一模糊的概念,我們只好先明確一下它的定義,然后再確定其所花的時間。
那么,什么是學會呢?如果我們深入這一問題,相信勢必是眾說紛紜,各執其理,對此,我們不妨復雜問題簡單化,從詞匯量的角度入手,語言學家TERREL認為,只要掌握了足夠的單詞,即使沒有多少語法知識,外語學習者也能較好地理解外語和用外語進行表達。同樣,語言學家WILKINS也有一句經典的名言:"沒有語法只能傳達很少(注意是很少)的信息,而沒有詞匯則什么也無法傳達。鑒于詞匯量是衡量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們不妨采用這一標準,如果這樣,那么,到底需要掌握多少詞匯,我們才能可以說學會了一門語言呢?
美國語言學家Diller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認識25個單詞,平均每一頁上我們就認識23%個單詞;如果我們認識135個單詞,該百分比就達到50%;2500個單詞量相當于78%;5000個單詞量相應于86%;10000個單詞量相當于92%。在中國,大學英語四六級 (CET-4、CET-6)大約是4500和6000詞匯, 專業英語四、八級(TEM-4、TEM-8)約8000和12000詞匯 ,由此可見,考過英語四六級的同學,英語單詞量大致在5,000個左右,理論上,擁有5000詞匯基本上可以說學會了外語,但事實上,在實踐中,對大多數通過四六級考試的同學來說,當其在工作或生活中運用外語時,依然顯得吃力,難以得心應手,主要原因是這5000詞匯是背出來的,是僵硬的,靜態的,鑒于此,我們只好把指標再提高一下,將學會的標準定在一萬個,相信詞匯量達到一萬個的同學,其外語的綜合能力,也大致能達到中高級程度,如果我們采用這一標準,說如果誰能掌握了一萬個詞匯,我們就可以說他學會了一門外語,相信這種說法大多數朋友可以接受,也不會引起的太大爭議。
那么,剩下的問題是,我們到底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掌握這一萬個詞匯呢?關于快速記單詞的方法,已是層出不窮,各有所長,但從本人的實踐和一些雅思托福高分同學的經驗中來看,單詞是一遍記不住的,平均需要七次以上重復,若是這樣,一萬單詞將需要七萬次重復,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做個簡單的假設和計算,假如我們能每天記一百個單詞,并能天天保持這一速度,那么,十天是一千,一年是三萬六千伍佰次,兩年將是七萬三千次,這樣一看,答案就明確了,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兩年左右時間才能學會一門外語。
這個結論和計算方式猛地一看,多少有點簡單可笑,因為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譬如單詞的記憶速度不會是均衡的,有時快,有時慢,詞與詞也是有關聯的,記一個可以記一串等等,大家也無法做到天天記一百單詞,以及還有語法學習,聽說學習等問題,探討的空間非常大,但是,如果我們能靜下來,仔細想想自己的語言學習掌握過程,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計算和結論雖然簡單而粗暴,但它的確說明一些問題,也有一定道理。
相信學過外語并真正掌握了的朋友都能大致體會到,對普通人來說,如果能在兩年內學會他的第一門外語,其實已是相當不錯的,相當快速的,語言與其說是學出來的,倒不如說是泡出來的,滲出來的,長出來的,悟出來的,它涉及到在大腦里建立新的語言區的問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這是生命的活動,是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