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以為,被忽悠和信仰這兩個東西,是堅決不能放在一起的。但后來我逐漸感覺,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的違和感,越來越強:
先說第一個經歷:
我曾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每個工作日的早晨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開早會,內容如下:
1、全員跳舞:大家輪流領舞,每天5人,不出1個月必然輪流1邊,參與感超級牛B。
2、領導講話:一般是是董事長、總經理或集團副總級別,內容無非是納斯達克上市、年銷售達到多少多少多少
3、數據通報:集團大數據中心專門設置一個數據專員,每天早晨通告全集團當日、當周或當月的數據完成情況,以及跟目標的差距。
4、現金獎勵:這個一般會在周或月早會上出現,開會之前,一摞一摞的現金一直擺開,等待著公司領導把他們一個一個送到優秀員工的手中。
5、領導訓勉:最后一定有一個比領導講話環節更高級別的領導訓話,無論是業績好壞,基本是先描述納斯達克上市的盛景,然后是一通激勵各位奮進的話。
差不多快要半年的時候,我腦海中開始能夠浮現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候的情景了,雖然不具體,不形象,但是覺得自己總歸還是開始信了。
要不是后來很多同事發現,公司從工資等與員工利益掛鉤的東西在違法方面做的太過分,以及親眼目睹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一次又一次粗暴辭退員工的行為,我他媽的還說不定就真的信了,就是因為我沒信,所以我離開了,也離開了我海中剛剛有點感覺的那種,納斯達克上市的感覺。
第二件經歷:
有次組織新員工去做義工活動,到現場跟對方就義工對象的流程,大致如下:
1、吃飯之前:一隊人在門口迎接老人就餐,一隊人在廚房幫忙打下手
2、吃飯之中:無論是自己吃飯還是別人吃飯,不得說話、剩飯、剩菜
3、吃飯之后:幫忙洗刷餐具,擺放桌椅,清掃室內衛生,完成這些即可結束。
接下來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著,雖然剛開始就已經體會到了義工還真不是轉樣子的:因為每一位老人進門吃飯或吃完出門,必須鞠躬,一頓午飯下來,400多人就餐,所以那隊在門口迎接老人就餐的就受不了的,其中也包括我,但也得忍著,后來進門吃飯的人少的時候,另外一位辭了工作專門做義工的師兄過來,聊了一會后他說: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就不會感覺累了。
等這些鰥寡孤獨的老人吃完飯陸陸續續的走出去的時候,這隊人給我的感覺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眼神里充滿了對父母的崇敬,鞠躬的時候,似乎也別之前要自然的多。我自己的感覺是,不那么累了,心甘情愿多一點了。
好不容易輪到我們這幫義工吃飯的時候,原本以為這粗茶淡飯一定會難吃,但也許是餓了吧,人人都吃的津津有味,但不乏有個別人一不小心多盛了半勺,照樣忍著吃個一干二凈,想不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坐在我對面有兩個人,一位是我的同事,一位是一個長久在這里的義工,但我們兩個看看碗底的確一粒米不剩的時候,準備起身把碗筷放回廚房,誰知剛一起身,那位義工卻像認真的看看我兩放碗筷的位置,有沒有剩下的米粒或菜葉之類的,在發現一粒米之后,很快的從桌子上撿起來放在嘴里,然后若無其事的繼續吃飯。我兩呆呆的一會兒,然后帶著碗筷走進廚房。
我想了又想,我自己會給忽悠和信仰怎樣的定義呢?
所謂忽悠,就是你說了一大堆未來的,但是眼前的跟未來的不太像有關系的樣子,那么你說的那一大堆未來,就是忽悠
所謂信仰,就是有種東西,雖然他也屬于未來的,但是每個人的身體力行都能感覺到每天都踏踏實實的走在未來的路上。
擁有信仰,是幸福的,也是艱難的,但總比忽悠或被忽悠要更像人生該干的事情,也許兩者在某一定程度上只有很短的差距,但就是這很短的差距,有時候卻要一個人集中所擁有的智慧去判斷、去選擇,愿人生之路,找到屬于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