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大腦》來自一次又一次的正循環

成功者的大腦有何不同?

成功到底有無方法論?
成功者到底有無共同的特質?
當然有,此書就是在說這個事情。

成功者有3個特質:找到動機——強復原力——情緒平衡能力

找到動機:

當我們普通人心中有一個念頭的時候,或許就是亢奮一下下,然后睡一覺就成夢一場,不會為自己注入持續的內動力,不會找各種意義來增加此事非做不可的重要性。

那我們怎么可以持續保持內動力呢?書中提及3個階段:

  1. 路線規劃階段:
  • 找到我們的動機后,就要規劃動機外化為行為的路線。即當我們有目的地的時候,就要開啟GPS導航系統,規劃到達目的地的路線。
  • 先前我一直想去云南,每次想到就很亢奮,但只停留于想象的階段,而不付諸行動,不會去查查攻略,路線,天氣,景點,費用等等,就容易一拖再拖。
  1. 激發階段:
  • 激發自己的行為。即路線規劃好后,我們需要為目標賦予意義。
  • 云南之行的意義,在于給自己放假,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的洱海據說很美,一直想去海邊住一住...
  1. 行駛階段:
  • 有了明確的目標,就要知道如何完成及完成所需時間,再勇敢前行。
  • 出門旅行就要確定行程時間,去請假,提前購買機票等等。
  • 如果你希望你的行駛階段高效,最好能夠達到心流的狀態。
    • 心流狀態跟個人能力和挑戰難度有關。當個人能力和挑戰難度都高的情況下,才能進入這個狀態,缺一不可。
    • 想進入這個狀態,需專注于步驟,而非結果。
    • 比如你想減肥,你需要做的是將減肥這件事進行拆分,不是說1個月減掉10斤,而是拆分成飲食,運動和睡眠,制定每天的安排。

強大的復原力:

  • 復原力就像一根彈簧,遇到壓力時,無論強度多大,都能夠反彈回來。就是培養自己的內控力,弱化外控力。內控力就是相信人定勝天,不管外面狂風暴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培養內控力的方法,可以通過一個個小選擇的決策,一件件小事情的改變來提高。
    • 培養“微習慣”,從小的習慣開始培養,就能夠一點一滴地積累自信,掌控自己的生活。
    • 尋找自己的精神導師,可以是明星、老師、偉人等等,想想如果自己是他們,他們將如何解決問題。

情緒平衡:

我們聽各種成功人士的演講時,都會覺得對方充滿斗志和激情,暗暗羨慕。

  • 其實,我們的情緒并非是越高越好。情緒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
  • 情緒過高容易得意忘形,增加出錯的機會,使得事情不能很好地完成。
  • 情緒過低,就容易辦事拖拉,效率不高。
  • 情緒不高不低,就是正好的時候,任務的完成情況才達到頂峰。所謂正好的情緒,就是當我們面對比較困難的任務時,適當調低情緒,讓自己冷靜從容;當我們面對比較簡單的任務時,適當調高情緒,讓自己亢奮,充滿激情。
  • 如何做到正好的情緒呢?
    • 記錄1-2周的情緒日志,并從0-10分打分,找到自己的情緒反應范圍。了解自己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有怎樣的情緒。
    • 在情緒無法控制時,在大腦中設立“書檔”,讓自己專注于當前的事情,完成后撤掉“書檔”,再去做其他事情。

普通大腦和成功大腦的區別就在于,成功者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以下正循環:

  • 找到動機:路線規劃階段——激發階段——行駛階段,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復原,不斷調整情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關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主要教人們運用有效的技巧調節大腦,過上積極樂觀的生活。 馬克·芬斯克,加...
    朱炫羽閱讀 586評論 0 0
  • 001關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主要教人們運用有效的技巧調節大腦,過上積極樂觀的生活。 馬克·芬斯...
    河馬先森閱讀 282評論 0 1
  • 關于作者 杰夫·布朗,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主要教人們運用有效的技巧調節大腦,過上積極樂觀的生活。 馬克·芬斯克,加...
    蔚成閱讀 769評論 0 0
  • 自己是一個平凡的留學黨,平常不太用“黨”這個字,總認為是個貶義詞,開始寫的時候卻發現這是我打心底的認為自己的這一段...
    平凡的阿群閱讀 113評論 0 0
  • 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大腦的主人,要相信孩子的大腦是一個完整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性個體,其具有無限...
    金勇Maya閱讀 20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