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你還沒失敗怎么成功!
-1-
國慶節八天,你都收獲了什么?
細思極恐,除了吃喝玩樂打游戲,似乎一無所獲。
自己與他人的反差總是讓人記憶深刻,去年的國慶節有一件事情轟動了我們班,球哥參加三一重工集團和學校聯合舉辦的建模大賽作品分別摘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恒哥的作品獲得了第二名,就是說全校的比賽前三甲全在我們班。更厲害的是三一重工集團的老總給了球哥一張他的名片,還說以后有機會可以去他集團工作。
這個比賽是第一次舉辦,沒有任何經驗參考,參加比賽的條件也很簡單,只要報名參加即可。學校會在國慶節期間安排相關知識和軟件操作的培訓,一開始很多學生趨之若鶩,覺得這種新領域的比賽只要堅持下來,獲獎還是很簡單的。
但是,報名當晚就有很多人打了退堂鼓,原因是培訓的時間安排在國慶節的前六天,比賽在國慶節最后一天舉行。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基本上說就是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參加比賽這么累還不一定獲獎,思來想去這事有點不劃算。
但是球哥和恒哥可不這樣想,因為兩個人酷愛編程,對這方面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對于獲不獲獎,恒哥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首先你要失敗!就算今年拿不到獎,有了經驗明年還可以參加啊 。
每一天的起早貪黑,每一次的咬牙堅持,看著宿舍刷劇打牌玩游戲的同學,他們從來沒有借口逃脫或退卻,就是在挑戰失敗的道路上擁抱夢想,萬一實現了呢,這個萬一真的實現了!
一張全球五百強企業老總的名片是多少人期盼能夠得到的,那時班里所有人都向他們投去艷羨的目光,記得自己還暗自在心里發誓,等到下一個國慶節,一定好好利用假期,要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如今國慶節已過一周,回想起此時,不由得又開始后悔起來。
人家是不怕失敗,而路上躊躇不進的我們連失敗的滋味都還沒有體會過。
-2-
我們總是看到別人成功后的光鮮亮麗,卻不知道他們失敗過后的痛苦掙扎,也不知道他們成功背后的艱辛酸楚。
“big文,又請假比賽去了,你們知道嗎?”,宿舍又開始八卦起來近期的事,我在旁邊故意地問:“這次他去哪里比賽啊?”
“好像是河南”,我突然一下子笑了,big 文去的地方不是“河南”,而是——荷蘭。
這小子又公費出國玩去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感覺。
可是,我知道,這一切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big文這一路走來,遭受了多少次失敗連自己都數不過來,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在別人的質疑和自己的否定之中,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成功。
入學之初,他就參加過新生英語演講比賽,導演過英語情景劇,把自己的經歷展現給廣大觀眾;他還一直選修英語寫作以及英美文學欣賞等,后來大膽的參加了學校的模擬聯合國大會。
本想著大展宏圖,在模聯闖出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但是呆了一年的時間,他竟沒有得到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比賽就更別說了。他屢次跟隨英語大神出去參觀比賽,每每想要嶄露頭角的時候,都被隊長安排坐冷板凳,沒有積累過一點參賽經驗。一年多過去了,他由渴望上臺大展身手,到希望能夠參加一次比賽,不要說成功的滋味,就連失敗至今也沒有經歷過。
那時big文很迷茫,但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繼而出現的就是成功的朝霞。后來在英語演講與辯論選修課上遇見了屈老師,他的“朝霞”出現了。因為常常與“朝霞”老師交流和探討,她介紹他去了辯論社,從此便與英語辯論結下不解之緣。
去上海參加比賽算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為他那次的經歷很“失敗”。
參賽選手不僅來自國內各大名校而且還有很多國際學校的留學生,最讓他受挫的就是語速問題,big文說:“他的口語就相當于當年他入伍坐的綠皮車,而他們都是提速后的高鐵,你剛反應過來第一句話,人家都說完了。”
倍受打擊才能絕地反擊,決不能讓困難輕易打倒。看到了差距的big文開始了他的追趕之路,從此沒有了任何的娛樂活動,起早貪黑的背單詞,學習室深夜里還有他的身影和低沉地朗讀聲;手機里放的是英語廣播電臺的新聞,電腦上是TED演講的視頻,只要你和他在一起,他就在看英語、說英語、背英語,瘋狂英語也不過如此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為表現積極,進步明顯,他被派去參加韓國首爾舉辦的亞洲辯論學院辯論聯賽,在140多支參賽隊伍中殺出重圍,進入八強。再到今年三月份,飛越半個地球從亞細亞來到歐羅巴,參加由海牙大學舉辦的第36屆世界大學生英語辯論賽。
二度出國參賽的經歷已經難有人比,這不僅是簡單的奮斗有成,而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可等在原地的我們,還是一事無成。
-3-
沒有特長該怎么辦?日復一日,三點一線的生活也沒有什么突出的成績,我的成就感在哪里?看著身邊奮斗在虛擬世界了找成就感的同學,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迷茫時期的我總是盤旋在這樣的問題上,直到平臺出現在視線里,我才發現以往平凡的生活里就少了一些挑戰,總是害怕一無所獲,最后別說成功了,就連失敗的滋味也沒有嘗試過。
記得剛開學的時候,一位深受其害的班長就告誡我,還是不要想的那么遠,實現不了還打擊自己的信心。
現在,我改變了這樣的想法,人不是天生就知道該干什么,就像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熱愛上寫作一樣。前方的路再廣闊你不去走,不去見識,又怎么知道你到底適不適合,即使走不下去,和失敗交個朋友又如何,更別說我們還有很多路可以選擇。
看到很多簡書簽約作者的最初文章,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很高的閱讀量和喜歡,但是慢慢的就開始有了變化,他們敢于嘗試,勤于堅持,如果就只安心于被打敗,成功就一直被你擋在門外。
希望我在簡書的堅持,能給我的世界帶來一點點的變化,愛寫作,就是愛生活。
就像簡書的標簽那樣——創作你的創作,創作我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