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孫子兵法》目錄
一共15篇文章,逐步更新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我是一線青年,回復關鍵字:孫子兵法,立即獲取全系列文章
《始計篇》位于十三篇之首,可見它的重要性。對于《孫子兵法》的“計”字,大多數人理解為“奇謀巧計,計謀”。
如果這樣理解,那么“恭喜你,答錯了!”。《孫子兵法》里面的“計”不是計謀,或者說首先不是計謀的計,而是計算的計,計算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始計篇》作為開篇,其實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計算,第二層才是詭計,全篇給出了兩套體系,一是“五事七計”,一套計算體系,用現代一點的術語,就是一套SWOT分析框架;二是“十二條詭道”及破解之法。
一、五事七計
“五事”是五件事:道、天、地、將、法。道,是道義、戰略、使命和目標;天和地,是所處的時代、環境、生態系統和地域優勢;將,是最重要的因素,指統帥、領導者,人才;法,是規范、制度等。
七計是七個科目,分別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 第一,“主孰有道”,問國君是不是有道,就是看國君和民眾是不是上下一條心;
- 第二,“將孰有能”,是比較誰的將領更有本事,更有軍事才能;
- 第三,“天地孰得”,就是比較天時地利到底誰占優勢;
- 第四,“法令孰行”,是指雙方的軍法、法令誰更加嚴明;
- 第五,“兵眾孰強”,就是誰的士兵更加強悍,
- 第六,“士卒孰練”,誰的士兵平時的訓練更加完備;
- 第七,“賞罰孰明”,就是軍法賞罰是不是嚴明。
這就相當于現在咱們寫方案,經常用SWOT分析,叫做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這四個維度。《孫子兵法》一上來就講“五事七計”, 先做SWOT分析,充分的計算比較敵我雙方。
所以在打仗之前,你要詳細地去算。 計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孫子說,是為了知勝,就是為了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勝,有沒有勝算。有勝算我就打,沒有勝算我就不打。所以我說《孫子兵法》首先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首先不是戰勝之法,而是不敗之法。
在《始計篇》里還有一句非常熟悉的話,叫“多算者勝,少算者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大家經常理解成算計得多才能贏。不是, “多算”不是說你算計得多,是你通過“五事七計”的計算,算下來你的分多,勝算大,你就能勝;如果算下來你的分少,那你就勝不了。
二、十二條詭道
-
十二詭道
《始計篇》第二層講了十二條詭道,也就是十二種騙術。
第一種騙術是“能而示之不能”,就是本來我能的,但我示弱,假裝我不能。
第二種騙術是“用而示之不用”,我準備用了,我假裝不用來騙你。 這兩條的意思差不多。
第三個騙術,叫做“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明明我們摸到他鼻子底下了,還放出假情報,讓他以為我們很遠,麻痹他。或者我們離得很遠,卻假裝我們的大軍已經到了,嚇唬他撤退,甚至是詐他投降。
第四個騙術叫做“利而誘之”,就是用利益來引誘他犯錯。 白登之圍里匈奴的冒頓單于和妃子,也是因為利益放過了這個可以打擊劉邦的戰機。
第五個騙術是“亂而取之”,把它攪亂,渾水摸魚,亂中取勝。這跟三十六計聯系起來了,三十六計里面有渾水摸魚這一計。
第六是“實而備之”,第七是“強而避之”,這兩條差不多。如果他的兵勢很堅實,那我就要小心地防備。如果他的兵勢很強大,我就要避開他的鋒芒,不要跟他直接交鋒。
第八條叫做“怒而撓之”,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激將法,給他撓撓。 在五丈原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就是激他出戰。但是司馬懿不怕你撓,你撓你的,女人衣服我收下,我就不跟你作戰。
第九種騙術是“卑而驕之”,假裝卑微,讓他驕傲不防備。 典型的就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例子。勾踐投降了夫差,他的卑微是一直低到塵土里的。
第十種騙術叫做“佚而勞之”,就是折騰調動敵人,讓他疲于奔命,不停地來騷擾他,讓他一刻也不得休息。
第十一種騙術是“親而離之”,就是使離間計。 我們在講長平之戰的時候,秦國也是離間了趙王跟廉頗的關系,這才換上了趙括。
第十二種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趁他不防備,給他來一個突然襲擊。
曹操在寫《孫子兵法》注解的時候,注解詭道他就說了五個字,叫“常法之外也”。意思是說這些詐術都不是主要的,它是在我們正常之外,到時候隨機應變,臨時發生的一些偶然。就像你做任何事情一樣,打仗靠的是實力,不是靠騙術。 騙術是到了那個時候,靈機一動,可能有那么一招。可能有,可能沒有,可能有用,可能沒用,那是不能依靠的。
對于這十二條詭道,《孫子兵法》里孫子自己也做了一個總結:“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最后一步、臨門一腳就靠這個取勝,但是不能先教給你。因為先教給你,你也沒用,這完全是在最后靈機一動的東西。
- 破解之法
詭道是引誘對方犯錯誤。李世民說,兵法就四個字 “多方以誤”,就是想方設法地去引誘對方犯錯誤。
別人對我“多方以誤”,我怎么能不上對方的當呢?現在我們有一句話叫做“不忘初心”,在兵法上面有一句話叫“不忘本謀”,你本來是怎么謀劃的,你別忘了。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或者企業經營中,我們不能研究怎么去騙別人,但是我們得研究怎么防止被別人騙,不是靠智慧,而是靠你的修養。第一,是不忘初心,不忘本謀。第二,就是不貪心。
以上就是《孫子兵法》的開篇《始計篇》的主要內容,下一篇將進入第二篇,關注并回復“孫子兵法”,獲取系列文章。
[原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 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END.]
·我是Alex,90后創業大叔,
·畢業時混跡在美國上市公司中國手游集團,
·三年里從程序猿進化成產品狗,
·裸辭后一股腦扎進創業瘋人院。
·目前游蕩在深圳、江西兩地,搗鼓著自己的事業。
·創業不易,且活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