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寫于1928年10月26日。我在2021年10月26日開始讀,時間整整滑過93年,而女性的處境究竟有了多大程度的改變?
女性的社會地位的確是提高一點了,但女性所受的束縛其實一點沒變少。女性想要寫小說一必須有錢,二必須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五百英鎊(一百年前的英國)的年金代表沉思的能力,當一個人為生計打拼這必然影響到她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一間上鎖的房間代表獨立思考的能力。誰也不能否認環(huán)境對人思考的影響。
為什么會這么說?因為稀缺會對人的思考和行為模式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最簡單來說,一個人到了月底,工資沒發(fā),如果沒有其他經(jīng)濟來源,那他必然馬上精打細算。
寫作需要澄澈豁達的心態(tài),如果一個人情緒過分激烈以致于無法好好思考,那也是難以連綴成文的。寫作需要相對不受打擾的獨立空間,雖然簡.奧斯汀是在家里的公共起居室會客廳寫作的,這也沒有妨礙她的作品成為經(jīng)典傳世之作。但是她畢竟是中產(chǎn)階級,回顧文學史家境貧寒又在文學事業(yè)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不分男女。12名文學巨匠里有3個是家境清貧的,也就是說比例并不大。而且根據(jù)幸存者偏差那些懷有理想又未成功成名的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詩才可在任何地方滋長繁盛,貧富貴賤之處沒有差別”是一句空話。阿瑟.奎勒-庫奇教授是這樣寫的“過去一百年偉大的詩人中除了濟慈、勃朗寧和羅塞蒂,其他人都讀過大學,這三人中,唯有英年早逝的濟慈生活清苦。”
“窮詩人在現(xiàn)當代,甚至近兩百年來一直機會渺茫。英國的窮孩子少有出頭之日,并不比雅典奴隸的孩子擁有更多機會來獲得心智自由,亦即偉大作品的誕生所仰仗的基礎”。
伍爾夫總結(jié)到“心智自由仰仗于物質(zhì)基礎。詩歌仰仗于心智自由。而女性始終很窮困(因為女性不過是丈夫財產(chǎn)的附庸),遠不止近兩百年,而是有史以來便一直如此。女性心智自由尚不如雅典奴隸的孩子,這就是我如此強調(diào)金錢,自己的房間的根源。”(這也是沒有產(chǎn)生女莎士比亞的原因,因為時代不允許。)
我們的時代當然有很多進步,女性的權利地位都得到提升,但女性需要打破的束縛仍在,女性要獲的精神和物質(zhì)的雙重自由還需要更多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