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已經過去將近20年了。真是很難想象,時間已經過去那么多了。轉眼間,如果是在我高考那年出生的孩子,那么到了今年也該參加高考了。
小時候看高考,會覺得高考是一個很神秘的事情。最早的印象是隔壁大哥的苦讀。再然后就是進入中學以后,看到學校在墻上發布的紅榜。我影影綽綽記得,那時候考上北大清華的人真的很少,似乎一共也就才兩三個。能夠上600分以上就非常了不得了。以致于我一直覺得考上600分,大抵就能上這top2了罷。
但是上了高中以后,我已經開始對高考有抵觸情緒了。我千方百計希望能夠擺脫高考的命運。走競賽之路。無奈這條路沒有走通。在高二競賽結果出來以后,我毅然決然的退出了奧賽小組。還是收心到高考的五門課上。那時候我們是3+2。
高考之前大概進行過兩三次的模擬。我的成績,在學校里還算穩定,基本上在前三吧。但是在省里的排名雖然學校沒有公布,但是我打聽了一下其他市的成績情況,發現我們的成績并不妙。所以那時候其實有點點小擔心的。
在高考之前,我們省是有一個保送考試的。當時有包括清華在內的各大高校都有進行。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居然就是沒拿到這個考試的資格。(多的是成績不如我的去參加了)我當時沒有太介意:因為北大并沒有在這個名單當中。反正去了也上不了北大。
我在填報志愿之后,是要到了北大的推薦表的。我雖然不知道這個玩意兒到底管多大的事兒。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報北大的同學一共有三個。本來我還是忐忑的心懷,一看,這么多都報了我還怕什么?報唄!
高考第一天的兩科:語文和化學,我考得其實都不好。但是我沒有感覺啊。尤其是那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覺得自己可能是寫成了一團漿糊。我沒料到高考作文題目會出得這么莫名其妙。
我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在高考的第一天晚上,我們在教室里是如何的躊躇滿志。(我們的課早就停了,我實在想不起來高三最后一節課是發生在哪一天了,高考前面幾天全部放給我們自習了。)數學老師在后面的黑板上張貼了好多的試卷,大抵就是希望能夠壓到什么題目,然后中獎。我記得他似乎是在囑咐我們要努力拿下滿分來。我當時似乎也是躊躇滿志,數學數學,一定滿分!
結果數學卷發下來后,我慢慢的進入了傻逼狀態。本來我們做選擇題的時候是非常快的,大概2分鐘之類必須搞定掉一題。留著更多的時間在后面解大題。結果選擇題這塊我記得進展就很慢。然后到大題階段,發現那個軋鋼的題目死活都看不懂,不知道在說什么。我記得我的大腦大概停滯了半個小時。就是一點進展都沒有,到最后只好胡亂寫下一些過程然后交卷。那天中午我非常難受。因為我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數學一定考砸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別人是怎么反應,但是我是掛了。主要是期望太高,結果落差太大,造成了很強的不適應性。如果一開始沒有抱著必須要滿分的態度,而是換一種全力以赴的態度的話,我想效果會更好。
我記得我中午是飯都很難下咽?;氐阶约何堇镫y受了好一陣。到了下午,考物理的時候,我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反正都考砸了,下面就盡力考好唄。我是做好去讀大專的思想準備了,因為我一想自己考砸,就不知道自己會落到什么名次了。大概是很差吧。
結果后來我的數學和英語是考得最好的兩門。雖然也沒有多么的突出。我就發現自己,當對未來沒有期待的時候,發揮得可能會更好一些。如果期望太高,一定失望會很大。
成績出來的時候,我是非常意外的。因為當時是打電話咨詢高考成績的,我可能打了好多次。清清楚楚的,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然后在學校里一打聽,原來我是第二名。(也沒有比平時差多少嘛)再過幾天錄取通知書就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