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的我,一直信奉“勤能補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些古話。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
所以我從一個努力的少年、青年、中年,直到長成了老年。我努力、自律、堅強、勇敢,任勞任怨。
我獲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得到了責任心強的好領導稱號,周圍人也會用善良、積極、陽光、親切等形容我,多年來也多次獲得院優秀工作者,院十佳優秀教師等眾多榮譽稱號,可是我為什么還不滿意?
我是真的不滿意!我想要的更多!我使勁的,努力的長啊長,怎么也長不成我想要的樣子!
我錯了嗎?我到底錯在哪里?
是的,我錯了,錯就錯在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的野心,也辜負了我受的苦遭的罪,可是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時間不夠用,我去學時間管理課程,買時間管理的書,記錄時間的去處,做好數據分析!
PPT做的不美觀,我訂制了網課,努力去學powerpoint;
圖修的不好,我自學Photoshop;語言表達不好,我學習了龍兄的演講課;
不會穿衣搭配,我報了色彩搭配課程;想要皮膚更白更美,我還學習了中醫術~
都說人的層次的分開在于下班后的8小時,可是,班上,班下的時間我都是一個用功的老孩子啊,每天的我累的像條狗,可是那還是沒有長成我想要的樣子,為什么?
在永澄老師的文章里,我終于知道了,明白了:
我的努力都是低水平的勤奮而已!是在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上不足,用老師經常評價他自己的詞:蠢爆了。
蠢,是春天的蟲子,蟲子在春天出來,不是亂動么?幾十年來我深深地掉入了這個大坑中~
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一書把老師從坑里拖出來,老師又拯救了我。
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完全擺脫低水平勤奮,但是我正在慢慢懂得,什么叫做“慢就是快”、“少就是多”,如何少做多得。
“慢就是快”,就是在關鍵的地方慢下來,比如說知識阻塞之處慢下來,通過慢讓自己實現快,“慢”是“快”的方法。
“少就是多”,就是找到關鍵的事情去做,一件事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少”就是抓系統的關鍵點。
到底做什么事情,可以讓我實現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我需要的?投入成本是我能接受的?還是我比較感興趣的?
但是,到底應該怎么做呢?應該選擇什么領域去做,才會帶來更高的收益呢?對我來說,關鍵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自己的價值在哪里?我要好好的去決策。
關于價值,永澄老師說,每個人的行動都可以區分為三類:價值積累、價值交換和價值變現。
我只有實現價值積累,才有可能實現價值交換和價值變現。通過什么方式讓自己的價值不斷積累,然后在合適的價值交換網絡中進行交換,利用價值差來實現價值變現?
價值的積累來自于行動,行動之后才能產生積累。以行動為切入點,我才可以在行動過程中進行高效積累。
我到底采取什么行動呢?肖杰老師說過,人的最終的差異在于思考力,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所以提高我的思考力才是首要任務。
怎么提高?參加永澄老師的《思考,快與慢》讀書班。
關于此書各個名人,各路網站的推薦,我就不多說了,永澄老師在共讀《好好學習》和《怎樣閱讀一本書》的經驗下,帶領我們一起高標準每天凌晨5:00--6:00共讀此書,以下是我的共讀此書時關于WHY-HOW-WHAT思考。
Why:
1.在老師的帶領下,養成讀書習慣,通過高標準讀書,培養自己深層思考的能力;
2.用書中所得,更好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從而建立自己的解釋系統;
3.找到同頻共振的伙伴。
How:
1.做好硬件準備(三本書購買好,時間準備、精力準備、預習本,筆記本、彩色筆等);
2.午休時利用三個番茄鐘做好預習;
3.睡前用三個番茄鐘做作業和復習;
4.積極主動參加群中分享,哪怕分享的內容讓老師和同學們覺得臭不要臉,也要豁出去這張老臉繼續學習。
What:
1.用4個月共讀《思考,快與慢》全書;
2.按照老師的最高標準進行,絕不偷懶,遇到特殊情況時,及時補上;
3.每日復盤;
4.通過以上三點,最終使自己成為價值交換網絡的節點,擁有價值交換和變現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明天(6月21日),我將跟隨老師正式開始《思考,快與慢》的共讀了,希望你也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啊。如果你想要參加活動,就請直接訪問我們的共讀網站:http://fastslow.top(域名很好記:頂級的快慢)。
相信四個月后,學完了此書后的我就擁有解釋系統,隨后再構建我的決策、假設和反思,這些底層驅動建立好了,內功也就先練成了,出手就能傷人的啊!
真正的高手都是厚積薄發的,所以,如果你希望也當一個高手,而不是在當下患得患失,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我再次邀請你加入我的共同鉆研活動。
最后,我想說,50歲的我雖然還沒有真正長大,但我永遠不會停止生長!
我要和老師在一起,慢慢來,持續做,在一起,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