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信息繭房?
當你一打開手機,都是你感興趣的內容,你所接收到的信息,你都忍不住點進去看一下。
簡單來說,就是在信息傳播中,
如果一個人只關注自己選擇的領域,或者只關注使自己愉悅舒服的東西,
久而久之,便會像蠶一樣,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編織的繭房之中。
你所看到的,都是別人希望你所看到的,
你學到的,都是別人希望你所學到觀點。
你聽到的,都是別人希望你所聽到的聲音。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自認為自己做生活的時間、所關注的信息,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大數據算法越來越高級,越來越懂人性。對每一個人都投其所好。
當我們長期處在信息繭房之中,我們就會對外在事物缺乏全面的認識,缺乏對客觀世界的判斷。
信息的不全面,導致認識不全面,認識不全面導致錯誤的判斷。
處于信息繭房之中,我們總會于另一個世界的人存在不同的觀點。
就會自以為我們就是世界的中心,是永遠是正確的、是正義的。
就將容易固執的與人爭辯,代表“正義”消滅“邪惡”。
到最后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無知。
在信息繭房中,人們相互屏蔽,在自說自話中激化矛盾,固化認知,走向封閉。
02
打破信息繭房
一、學會搜索信息,獨立思考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已經人手一個,我們獲取信息的的效率大大增加,但我們所獲取真實有效的信息越來越少。
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
今天很熱是觀點,
今天39度是事實。
對于現在自媒體時代,接受的都是二手信息,我們要學會看到觀點后面的事實,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今這個社會,比任何一個時代更需要人學會獨立思考。
二、多讀書、多寫作,放下手機。
這個世界99%跟你沒關系,很多人一放下手機就會缺乏安全感,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我們的影響圈。把玩手機的時間放在讀書寫作上。
讀的書越多,就會理解越多不同的思維模式,越有助于打開“思維轉換”的開關。
每本書,都是一套“思維模式。
三、多與人接觸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每個人都是一套思維模式,與人打交道,我們才會發現自己思維的局限性,才明白這件事原來還能怎么做。
跟不同的人聊天,尤其適合各行各業的高手聊天,你會獲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和智慧。
成功的人、失敗的人、努力的人、落魄的人,不同的人生場景、個體的迷惘,欲望和掙扎,積累出不同的經驗。
與這些人交流,我們才能擺脫信息繭房,更加全面的看到這個世界原有的模樣。
四、行萬里路
清末的農民不沒有機會出國,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我們就是第一。
城市的人不到農村,就無法發現農村的模樣原來是這幅模樣。
現在的專家不出門,就認為家家戶戶都能買的起房,找得到好工作。
每個人都自然而然的認為,這個世界就是我們腦海中的模樣。
旅行,能給你逃出“信息繭房”帶來巨大的幫助。
想要逃出信息繭房,你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要閱人無數。
公眾號《覺醒蛻變》,每天為你推送個人成長,社會運行底層邏輯知識,共同對抗不確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