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客戶
整體描述
形體結構穩固、肌肉發達、站姿扎實,眼睛透露出聰明而又專注的神情。然而其肌肉力量的背后卻是骨骼的反常,在她進行任何健身運動之前,我們應為其一一指出。
第一步骨骼排列
相對頸部,頭部左傾且右偏移。肩帶、胸腔、骨盆右傾,頭、胸廓和骨盆的排列一定有兩個向左的彎曲(右側突等于左側彎)位于腰椎和上胸椎/下頸椎處(背面觀)。
骨盆向右旋轉,其雙腿長度相等,這種結構幾乎完全是由股骨上方骨盆的扭轉而導致的。
骨盆下方,膝蓋向外偏移,大腿內旋或髖部內旋,右腿更嚴重。
以雙腳為參照物,骨盆相對雙足右旋并傾斜,肋骨(軀干)相對骨盆左旋轉。
側面觀,頭略微向前,骨盆前移,右側偏移更為明顯。左臀上提能力不錯。骨盆過度前傾(塌腰),胸腔后傾。
當從側面觀發現身體前移時,最主要的原因是足背屈能力不足,首先處理小腿三頭?。ê蟊砭€)。
處理頸椎、胸椎一定要處理的斜角?。ㄇ吧罹€)和胸鎖乳突?。ㄇ氨砭€、體側線和頭夾肌配搭)。穩定線:前深線和螺旋線;調整線:前表線、后表線、體側線、臂線、功能線。
小結:主要在講骨盆和軀干的旋轉問題。
第二步軟組織評估
整體來講,后表線縮短,從下巴到橫膈,是現代人的重災區,變得下沉和松弛。前表線雖然緊張,但是卻不能聳肩它,反而要松解從肩膀指腳跟的后表線,腘繩肌腱、豎脊肌和多裂肌都需要處理。
側線,大腿的兩條側線都需要下拉,由于髖關節的姿勢性外展,其外展肌群變短。在身體上部,右側需要從腰部至頸部上提,左側從耳朵至腰部下拉(思路:調整脊柱側彎)。左側的深層結構如髂腰肌和腰方肌,也需要延長(小結:很多體側線的問題,都是前深線的所導致的)。
螺旋線:上半身的左旋線比右旋線短,下半身右旋線前側短,左旋線后側短。
軀干向哪側旋轉,哪側的螺旋線縮短。
臂后深線和臂后表線需要對其近端組織放松,使得肩膀可以舒服地位于胸腔之上。胸小肌的處理很重要。在調整肩胛骨時,需要先將肩胛骨降下來,有時候與斜方肌無關,最主要的是靠肩胛下肌和胸小肌,通過菱形肌和下斜方肌對其進行穩固。處理后肩部變得漂亮,胸部也就會變的挺拔。
前深線:即核心區,再次成為展開整個結構的關鍵所在。前深線的調整從髂肌、腰大肌、大腿內收肌開始,在調整小腿脛骨后肌,最后再調整橫膈和盆底,斜角肌。
骨盆中立位的確定:站立位,收會陰,感受會陰可以收多高,然后再前傾或后傾骨盆。如果骨盆前傾,一邊做骨盆后傾的動作,一邊保持會陰的收縮,當感覺會陰收到最深的位置時,就是骨盆最好的功能位(此時腰部和頸部變得異常輕松),即中立位。盆底肌的訓練和骨盆的調整要結合使用,以節約成本。
書中客戶,腿部成弓形,故而腿的內側線就是弓弦,從腳踝至坐骨支變短。右側腰大肌組合和左側深層外旋肌群(以梨狀肌為首的肌肉)均變短。處理這些肌肉就可以解決骨盆扭轉。
骨盆旋轉的評估的重要性。
第三步講故事
我們不知道內部的因素是否會引發骨盆扭轉,但這肯定是問題的核心。盡管她通過鍛煉極力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對稱,但其前深線緊繃,將雙腿拉成弓形,同時將軀干向下拉并將其扭轉,打開這一結構的關鍵就是從下方、前方和后方來放松骨盆。
第四步處理方案
前表線(需要處理胸腔和頸部)
后表線(背弓、頸部和腰部)
側線(右側上部上提,左側特別松解外側腹肌和腰方?。?/p>
關鍵是前深線(松解內收肌筋膜、腿后部肌間隔、脛骨內側筋膜、雙側的恥骨?。?/p>
釋放并平衡骨盆可以使呼吸變得輕松。
骨盆的旋轉得到松解后,處理脊柱肌群以解決脊柱和肋骨的旋轉。然后再松解肩膀后側的筋膜。
小結:如果不處理骨盆的正常位置模式,處理很多地方都會有所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