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公布戀情之后,粉絲們的反應倒是我這個吃瓜群眾始料未及的。大概是我年紀大了的緣故,不懂“真愛粉”的心理。路人都在為鹿晗的“擔當”點贊,粉絲們卻紛紛表示“脫粉”,這種“沖突”吊足了我的胃口。
出于好奇,我倒是頗耐煩地看了許多關于“鹿晗事件”的文章。恰好“螞蟻私塾”這周共讀的書籍是《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我便試著從米歇爾·沃克的理論出發,梳理一下“鹿晗事件”背后的危機和機遇。
一、覺知“灰犀牛”:愛豆的危機
作為頂級流量擔當,鹿晗在娛樂圈的地位是令人矚目的。2017年,明星收入排行榜上,鹿晗僅次于范冰冰。相較于范冰冰十幾年的苦心經營,鹿晗年紀輕輕便能登頂,著實令人側目。
眾所周知,鹿晗走的是“偶像”路線,他所擁有的,是一大波年輕腦熱的“女友粉”。雖然目前看來仍如日中天,但鹿晗會老,粉絲也會老,再過幾年,鹿晗年過三十,粉絲們開始真正談戀愛、成家,這種平衡便極有可能被打破。而娛樂圈從來不缺“小花”“小鮮肉”,鹿晗要想長期保持這種頂級流量,怕是十分不易。
況且,“愛豆”也不是那么好當的,要時刻扮演粉絲們心中的“完美情人”或“理想自我”,也著實辛苦,又不自由,難免生出焦慮。
27歲的鹿晗,前有“懸崖”,后有追兵,危機重重。雖未真實發生,卻是注定且可預見的。這也就是米歇爾·沃克提出的“灰犀牛”事件:你在非洲游獵,深入莽荒之地。你唯一的想法就是看看活著的犀牛,以免絕跡了以后覺得遺憾。等了幾天以后,你終于看到了犀牛,你悄悄過去找了一個最佳的拍攝角度,你的長焦鏡頭完全可以拍清整個畫面,但為了一個更珍貴的特寫,你忘記了向導的忠告——千萬不能靠近它。當犀牛被激怒向你全力沖來時,你發現自己已經離開營地,車和隊伍都很遠了。
所有可預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大概率事件,稱之為“灰犀牛”。鹿晗所面臨的“愛豆”危機,便是此類。
二、主動應對,逐漸實現轉型
作為國內的頂級造星團隊,鹿晗公司不會不懂這個道理。更何況鹿晗如今的經紀人,也是當年一手捧出“范爺”的知名經紀人——壹心娛樂創始人楊思維。當初,正是她一手扭轉了范冰冰的負面形象,使范冰冰從愛耍大牌、借機上位的“妖媚女”成功轉型為灑脫大氣、野心勃勃的“范爺”。
如今,面對鹿晗有可能遭遇的“灰犀牛”事件,團隊首先考慮的應當是讓鹿晗逐漸轉型。鹿晗作為頂級“花樣美男”,干凈、清秀、乖巧,既讓人喜愛,還惹人心疼,天然生出保護欲。但作為演員,則太過秀氣,和娜扎、熱巴CP感都不強,熒幕上總給人一種“姐弟戀”的即視感。
從宣布戀情這件事來看,鹿晗團隊應該是讓他從過于陰柔的“花美男”形象轉向“溫柔、有擔當”的好男友人設。其中“有擔當”和“男人味”是重心。
這也有跡可循,從綜藝上秀出“神球技”,到頻頻爆出的“肌肉”照,都是為轉型造勢。未播先火的《甜蜜暴擊》選的也是拳擊格斗題材,通過角色讓鹿晗凸顯出“力量感”。
秀美的臉蛋+結實的腹肌+溫柔的桃花眼+有擔當的人格,完美~
另外,還有網友扒出關曉彤所在的“京圈”勢力,能為鹿晗帶來演藝之路的拓展。因為關曉彤從小星途順利,合作的都是有質量、有口碑的大導演,因此推斷鹿晗也有望借勢進入“京圈”,以期擺脫“演技差”“花瓶”的稱號。
雖然,最后的成就還在于鹿晗的天賦和努力,但歌手出身的鹿晗,要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演員,離不開好導演的調教和好劇本的加持。因此,他和關曉彤公布戀情,除了荷爾蒙作用,也有利益的驅動,是整個團隊在多方權衡下,最終達成一致的結果。
可見,“灰犀牛”事件本身也不一定是負面的,如果正視它,反而能夠化危機為機遇。而應對灰犀牛事件,最終的成功率很受時機的影響——越早,成功幾率越大,越早,可選擇的余地越大。
在恰當的時機轉型,于鹿晗及其團隊,已成為必然。所謂“斷臂求生”,哪怕粉絲們一片哀嚎,眼前人氣略有波動,卻也必須咬牙堅持。
不得不佩服鹿晗團隊的勇氣和遠見,因為能從危機和利益中跳脫出來看清本質,順應時勢,主動應對,這太不容易。
留給鹿晗的時間至少還有三年。30歲之后,他能否持續輝煌,保持“神話”,甚至涅槃重生,成為新一代“精神偶像”,還很難說,但無論如何,他已邁出了第一步。粉絲們戲再多,也難阻大局。如果是真愛,就繼續粉他。或者像我一樣,默默地吃瓜,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