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不緊不慢,以為過了大半世紀,恍惚間才察覺才不過溜走三分之一。一直處于漫不經心地趕路狀態,不著急何時完成,但知道期限其實就在不遠處。
前些日子,和朋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就談到“死亡”這個在大多數人都比較避諱的話題。她不久前去香港參加了久未謀面的同學的畢業典禮。兩人相見,甚是欣喜,天南地北地聊了一通,從學業、事業、家庭生活直到死亡。席間她有談到她朋友已計劃好未來的葬禮該怎么進行,這讓她大為驚嘆,但表示能接受也確實需要好好思考計劃一下。我非常同意朋友的觀點,也為自己還未將其列入待完成的清單感到慚愧與不安。我清楚知道,當我將”死亡“清單清晰地列出時,我這一生的旅程也勢必會輕省許多,眼光也必會開闊許多。
剛過去掉跨年夜,在互祝朋友的短信中,收到另一位朋友的祝福和感謝。聽他說起自己近來的改變,覺得現在的自己比以前好多了,慢慢開始越來越喜歡自己了。他說是從我這學到的,我回應他說我沒那么有影響力,關鍵是他自己內心覺悟了,才愿意開始改變。因為現在的他知道怎樣去認識自己,勇敢面對自己,努力喜歡自己了。聽到他這樣說我還是蠻欣喜的,不是因為對自己的肯定,而是看到他開始肯定自己、欣賞自己,替他高興罷了。我也告訴他我自己也在修煉的路上,因為這條路本身就沒有完成式,直到生命結束。
月底前需完成個人述職報稿幾經修改迄今仍未定稿,不免有些小感慨。放在幾年之前剛參加工作那會,估計會讓我寢食難安,焦慮不堪。現在倒習慣了這種沒有完成式的狀態,漸漸學會了不拼命追趕,因為一切都有它的定數和時候,正如圣經上所講:“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