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非魚說
谷雨花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考是思想的起源。沒有思考,就沒有思想;沒有思想,行動只是沒有方向的盲動。
前天,我以意識流寫了日更怎么更,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我仍然沒能清晰地回答。
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一邊寫作中一邊追問日更的意義何在,希望在反復的追問中更接近自己內心深處想要的真相。
日更的意義何在?
更好的自我表達。人上了一點年齡,慢慢就會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有了想表達的欲望,只是當我們下筆寫的時候發現,仍然吾手寫不出吾心。通過書寫,堅持日更,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洞察能力。
升級思維的方式。以輸出倒逼輸入。這是目前我感受最強烈的好處。因為要堅持寫要堅持說,強烈感覺到自己的內存很快不夠,只有依靠大量輸入,靠閱讀,靠聽講座逼迫自己去輸入。
打造個人影響力。寫作始終是擴大個人影響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我想通過日更達到一個什么結果?
提高自己的自我觀察和表達能力,提高自己思維深度,傳播自己的影響力。
日更與我的工作有什么關系?
寫作在我的工作中所占比例不大,無非是一些方案總結請示報告,常規性文件均有模板制式,把握好大的框架,方向基本不會出錯。相信持續日更,也會促使自己在公文寫作上更加簡潔有邏輯。
日更,讓我覺得難的部分在哪?
素材素材素材,內容為王,觀點致勝。我贊成葉老師的堅持寫下去,但強烈觀點的輸出,無形中好像也把自己的標準提高了。但我仍要堅持有觀點的輸出。
日更,我們寫什么?
寫讓我們最有表達欲望的東西。盡量杜絕自由書寫,少寫生活感悟式。
選擇系列主題。比如愛上時光的貓把問答思維寫一周,再把細節放大又寫一周。
從模仿開始,販賣別人的觀點,形成自己的觀點。我分析了幾個簡書簽約作者,覺得他們也是提取別人的一個觀點,結合自己的體驗轉述出來,就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觀點+事實型表達是目前主流傳播方式,也是我今后日更寫作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