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人,有點小才華,讀書也不差,能在八十年代上大學的,在當時都是人尖子,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是一個就算一個,真正的“天之嬌子”,能讀完高中的本來就不多,讀完了參加高考,幾十個選一個。
這樣說來,都是人選人,選出來的,后來的人生怎么也不會差嘛。
很多事,我們猜到開始,猜不到結尾。
因為家中小孩眾多,當初為了誰去讀書誰去找活兒掙錢,很難決定,最后用了個貌似公平的辦法,抓鬮,男孩兒讀一個,女孩兒讀一個,其余的男孩兒去找活兒,女孩兒在家帶最小的弟弟和妹妹。
于是,這個人,我們姑且叫他泉叔,抓到了去讀書的鬮,為什么說這個辦法貌似公平,因為抓到鬮的不見得是最能讀好書的,幸好,泉叔也不算讀書最差的。
泉叔在大學里表現和成績都不錯,那個時候興分配,本來泉叔完全可以分配到省城,而且大學里一個教授很喜歡他,還想撮合他與自己的女兒。
泉叔人很善良,太善良,到什么地位,因為讀了書,他內心總覺得愧疚,覺得不行啊,我得回去照顧我老爹老媽,我那些兄弟姊妹們不容易,我得回去幫他們一把.
于是申請回到自己老家一個小縣城,喲,那個時候一個大學生可金貴了,回來就當工程師,泉叔又是電子線路技術專業出身,很受歡迎,好多大姑娘小媳婦兒的都盯上他,要么想自己嫁要么想介紹自家親戚妹子的給他。
可是泉叔幾句話,沒人來找他了。
泉叔說我要供養我爸媽。
好,其實這個沒問題,那個時候誰不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不興過什么小家。
泉叔說,我最小的弟弟妹妹讀書,我得供他們。
有點猶豫了,不過那個時候一個高工,工資很高的,比如說舉個例吧,當時教師一個月工資20元多點,公務員高點也不過三四十元吧,一個工程師可以拿一百多的工資。
所以說,知道八十年代能成為萬元戶的有多厲害了吧。
泉叔工資高,供一二個弟弟妹妹讀書,也不是多大問題,還是有姑娘愿意嫁。
泉叔最后一句話徹底把人轟退了,我爸媽老了想土葬,得找個在農村能分到宅基地的人家。
最后,泉叔娶了個農村的女人,爹媽都在農村送了終。
這個農村女人,姑且叫她阿惠,目不識丁,大字都認不到幾個,不能說人很好也不能說不賢惠,反正就那樣,兩個人也沒什么共同語言,平時也不交流,倒也生了三個女兒。
阿惠在農村種地,有時候會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到縣城來,有時候泉叔休息會回去。
也不怎么爭吵,應該是吵也吵不起來,雞同鴨講,反正現在泉叔退休了,兩個人一起擺了煙攤子過日子,對了,泉叔那個廠十多年前就垮掉了,那一陣兒垮掉了一大批,泉叔這個不是特例。
三個女兒,從小跟到媽媽,上小學了,跟到教書的姑姑,對,就是那個泉叔供她讀書的那個最小的妹妹。
三個女兒,都不是讀書的料,如果有基因一說,那可能都隨了母。
大女兒初中畢業頂替了父親的工作。
三女兒是三猴子,坐不住,好歹拖完了初中學業,怎么也不去上學,托關系進了父親的廠,怎么說泉叔也曾經是廠里的技術骨干,這點關系還是能照顧的,只是可惜,廠自己的壽命都不長。
二女兒最優秀,長得也最像泉叔,從小到大都是校花級人物,也最受父親寵愛。
不過成績也不是太好,勉強考到了遙遠的丹東讀了個大專,與外省的男人談了戀愛,被泉叔堅決反對,棒打了鴛鴦。
畢業后還是被喊回了老家,剛到縣電視臺工作,莫名其妙的猝死在未婚夫的家里,這是另外一個悲傷的故事。
二女兒的死給了老父親致命的打擊,看著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下去,頭發也全白了。
原來,人的情緒到了極致悲痛的時候,真的是可以像伍子胥那樣“一夜白頭的”。
我曾經問過泉叔,當年你怎么沒想過,留在省城,那樣的發展可能與如今完全不同的。
泉叔說,我不能只考慮自己啊,孝親撫妹,是我做人的底線,一個人不想到自己的親人,不供養自己的父母,不照顧未成年的弟妹,與禽獸有什么區別啊。
可是,你可以在省城留下,然后將父母弟妹接過去啊,省城生存雖不容易,但總歸待遇條件機遇也會好得多啊。
泉叔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年輕人啊,別想當然,以我當時的根基,那能那么容易就在省城立足啊,而且老家人親老家水甜,我們那個時候的學生都是哪兒來的就想回到哪兒去。
不,泉叔,你那個最好的朋友不是就留下來了嗎,還娶了那個教授的女兒,現在也成了電視上經常露臉的人物了,你如果當時~~~~
泉叔一笑,各人有各人的命,我出生的時候,批八字人家就說我不能背井離鄉,當年讀大學離開家都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應該讓大哥去讀,他的成績一直比我好。
我突然不知道說什么了,有很多事情是很無奈的,比如一個長輩固有的對生活的理念,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和別人聊,沒有清醒的認知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都會搞不清楚誰是誰非。
“好多事情總是后來才看清楚 然而我已經找不到來時的路 好多事情當時一點也不覺得苦 就算是苦我想我也不會在乎”
經常有朋友感嘆,現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總覺得風景在別處,別人的生活總是鮮花簇錦,而自己的則是千瘡百孔。
真讓他放棄,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又糾結不已,舍不得放不下。
糾結,就是有舍棄不下去的東西,有些事情不是說你下定決心,憑著一腔熱血一口熱氣,就能保證明天一定會美好。
糾結是每個人的心牢導致的,而這心牢是自己一步一步鍛造的,偶爾心牢還有可能會保你不受外界風雨侵擾,“管他風吹雨打,我自閑庭信步。”
只不過這樣的安逸閑適是短暫的偏安一隅,還是一輩子的幸運,終歸不由自己控制。
終究一輩子太長,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會是怎么樣的。
我給他們講泉叔的故事,自己去體會吧。
由心而論,糾結的時候不要忙著做決定,想想你自己本心最看重的是什么,別去左顧右盼,真正幸福的人都是一意孤行的。
有人會問,泉叔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泉叔最小的妹妹,就是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