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正文:
尊敬的各位朋友,很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交流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我想把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這個平臺推送給我們的產業,我們的國家,也推送給世界上和我們共同在建筑產業奮斗的人們,因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創造,實際互聯網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一個平行的世界,它是在我們現有的世界中建起了一個云世界,一個數據化的世界,正在悄然的改變著我們人類的各項工作學習和生活。
互聯網的發展在不斷的深入到各個行業中去。首先是從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工業互聯網,就是產業互聯網,他又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所有的工業互聯網都將走上平臺,為互聯網將整個工業化的數據打通、產業交流、資源共享提供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樣一個場景,新的工業化時代已經到了,但在工業互聯網偌大的平臺中,還會產生非常多新的物種,圍繞著各個行業,它的獨立性,它的產業性,而產生,就像建筑產業互聯網,大家對建筑產業實際是不陌生的,你們一直住在建筑的房子,但是這個房子是怎么建成的,大家應該是只有一個簡單的印象,確實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我今天就把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在建筑業所發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給大家做一個認真的匯報,也希望大家對你住的房子有更深的理解,他是造就你未來美好生活的基礎。建筑產業互聯網是在工業互聯網的前提下推送出來的。我們國家工信部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要求工業互聯網在各個產業中形成一個網站,因為只有產業才是生態。如果你自己用的話,只能是提高你本企業的一些用法,并不能解決它社會范圍內,行業范圍內的資源共享,也很難解決他和別人的數據通,這種平臺化的充分協同模式。所以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立了12個垂直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建議勇敢的站出來領先這個行業,在推動它的發展。
建筑產業互聯網在中國已經誕生,一個偉大網站建設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他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應該是產業的事情,建筑產業互聯網已經建起了生態的工作平臺,這里為圍繞建筑業所設定的各個工作模塊,都已經在平臺上架起,他要給我們的整個產業的社群提供一個工作場所,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體驗。
在工業互聯網中要求所有建筑業的人士都在這個平臺上釋放你的能量,創新建設是在一個新的業態中去實現建筑業的一次發展,這是一個真正的創新性的發展過程,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第一的,在中國更是我們想積極呈現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認真的去參與平臺化的應用和建設,服務于我們整個社會乃至世界的這樣一個優質的平臺。
新基建推送了建筑,推送了互聯網的發展,也特別推送了我們建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在這個平臺上首先實現的是在線協同,賦能和融合,這是互聯網天生的這種能力,也是內置的基因,所以只要你上了平臺,你就可以享受它的紅利。在互聯網上你能極大的擴展你的能量,高速度的提升你的生產速度和勞動生產力,所以大家一定要尊重他給你特有的權利。
社群在線是互聯網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它和商業互聯網不盡相同的是工業互聯網的在線是在線依賴,他在上面要做完你的相關工作,完成你的所有工作流程,實現你的虛擬建造、虛擬制造和虛擬施工,完善這里所有的組織。所以說在線是一個新的物種,它不是一個傳統的商業模式它是一個深層次的在線工作,所以說我們對整個社群做了5大分類。
但是一個最重要的界限,你要在線工作,在線實現,自組織在線實現企業化的發展。這里的組織和企業化的發展是不同于傳統企業的,傳統企業是有組織有科層,這個是去組織去科層,隨意組織離散自由,是一個社會化的管理形式,并不是一個真正傳統企業的形態,所以這個是一個特殊意義的企業。企業上平臺,大家可以設想你原有的管理性成本可以下降90%,你的大樓不需要你,很多硬件也不需要,一臺計算機就可以走遍世界。
實際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美國有這樣一個企業,在73個國家,93種語言,1600人從來不在一起工作,他們一年只有7天在一起的時間,就是大家聚會交流和討論工作。
這跟我們有非常大的差異性。企業在線是對傳統企業的一次徹底顛覆,也是一個新型的組織形式。它的勞動力以10倍甚至數百倍的提高,同時成本卻極大的下降。同時你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高度協同和賦能的這種天然的基因,使資源在國際方面進行共享。所以建筑業松散的企業能夠走向互聯網,實現企業在線。大家可以設想這個場景是非常偉大的,
企業在線每個人都可以上去只要有想法,在線就能夠實現,所以人人在線是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且它不需要你有民族、有國家、有地域、等方面設置,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到現場去。在一個偌大的社區環境中尋找你發展的伙伴,創新你的產品,實現你的商業化,
所以組織在線就是說你可以自組織,自己當組長,也可以當組員,只要大家能夠成為同路人,用統一的企業文化來凝聚大家,你們就可以成為一個非常高效的組織。
現在靠企業靠強硬的這種搭配式的辦法是低效的,而平臺線上的組織是一個超能量的工作,所以大家應該去探索學習和應用。這個不是現在的企業照搬上去,而是重塑一個企業的內容,他的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是一種創新,特別在社會化的治企管理,就是你以往所有的企業里的管理,比如說財務,注冊人力資源個人稅收資質等都會用在線人人工智能的辦法去管理,它是不需要人的。在管理的便捷和方便上,管理的程序規則上都是一個極大的創新,特別是為你節省了大量的成本,這是一個新型的企業模式,也是建誼愿意奉獻給大家,引領大家在新的環境中工作的一個非常有利的這種創新性的實施工作模式。
基于整個企業的管理中,它有一系列的工作模式,我們都將以APP的形式或者是平臺軟件的形式奉獻給大家,在應用上是非常方便的。你不用懂財務,一鍵可以幫你進行財務管理,一鍵進行企業或者組織的核算,甚至是分配。他都將給你設置智能化的管理體系。平臺化的工作就是人機一體,改變了你的新型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建筑產品,一個平臺上一定要有產品,如果我們一個若大的平臺上沒有產品的話,它的服務性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滴滴打的,你找到汽車這個服務就結束了,美團把飯給你送到家里就結束了,但是建筑不一樣,它必須在平臺上生成它的產品,建筑產品如此之龐大,大家都知道每一棟樓都是以萬噸計算,幾十萬噸如此龐大,怎么使這樣一個產品在平臺生成呢?我們實現了對它的整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內容用抽象性思維來實現數字化的建設,比如說我們要虛擬一個大樓,同時把虛擬的大樓和實際大樓實現數據化的交互,就叫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在工業上實際實施了很多年,但在建筑上實施尚屬首創,我們把整個建筑工程分了幾個階段,
一是它的物理性的設計,第二個他的工廠化的生產和建筑的模型的組合,我們叫做族模組。我們還把管理性的模型作為支持它在線落地的系統化的數據和管理模式,我們叫它管理模型。所以一切模型化在這個平臺上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模型當載體,當產品,實現它整個的生產過程,首先我們把工業化的布局和建筑進行了充分的融合,用工業化的產品來實現建筑化,建筑業的建筑,就是所有的建筑產品都是我們必要的生產資源。
在建筑業中大概用了社會上將近20萬種產品來建設大樓,每次建設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化模型化將為我們在平臺虛擬建造提供了非常真實可見的產品,也是我們能改變這個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們提出的鋼結構作為產品的主要結構體系,實際它天生就是工業化,大家都知道鋼結構只能從鋼廠出來,而不可能從別的地方出來,所以說這一刻就奠定了建筑產品的工業化全部內容。·在推動建筑產業變革的時候,建誼一直率先在研究鋼結構作為一個主要的建筑材料,特別在住宅上的應用,創出了一個新的產品。
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在全世界是鋼生產最多的國家,我們有10億噸鋼鐵,能滿足全世界的需要,建筑用鋼目前還是比較少。如果我們能把建筑用上50%中國的鋼的話,中國的鋼產量會消耗將近5億噸,還是用不完,所以大家不要說沒有鋼,鋼的產量在中國已經是世界之最,產品之優都是屈指可數的。所以用鋼結構做房子是非常安全的,快捷的,成本也是低的,整個鋼結構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品,它作為產品工業化的一個核心產品,我們已經奉獻給了這個產業,
我們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案例,像在北京有成壽寺還有首都二廠,還有現在正在設計的第三代的鋼結構都在實施,鋼結構產品已經有成型的產品服務于我們。
我們特別在住宅方面,包括鄉村方面,都將用鋼結構,建造了社會化的房子,為美好生活提供非常好的基礎條件。
我們也在建立最大的鋼結構產項目, 14萬平米,一次全部用鋼結構在我們國家尚屬首例。偌大的這個項目,由于用鋼結構用工業化它的時間縮短了一半,用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把它建完了。在以往這個時間可能要2~3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裝配率鋼結構,生產形勢在建筑史上尚屬首創,我們在中二中場也見到了一個最高80米的住宅鋼結構,在全國也屬首次實施,特別是這次鋼結構的建筑,是按照建設部所提出的建筑標準來實施的,它完全滿足建筑的標準,滿足各個經濟指標和物理指標的要求,這個已經到了建設部的認可。
今年在這個項目上,我們接待了近上百家的交流社團,也為建設部提出了非常多的標準化技術體系,成為高層鋼結構住宅建筑的一個典范,也希望大家能去參觀。
我們在一帶一路上把鋼結構推向了國際,在這個項目上,我們完全是用中國和白俄羅斯融合設計,我們鋼結構是運用白俄羅斯所需要的物理指標來實現的,我們很多做法是兩國的融合,但是極大的提高,展現了我們中國的優勢。它延一個兩年的項目,由于我們設計上的優化,產品上的工業化, 6個月就完成了,在一帶一路上,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在白俄的中外產業中也尚屬于一次極大的創新。
我們把中國的建筑推向了世界。
包鋼是中國最大的鋼廠,有最好的軋機,我記得世界上最好的軋機在包頭杠桿,因為他建設之后到現在,全世界沒有一家在建設過這樣的軋機,它的軋機之先進,,產品之精良,全世界的高速鐵路應該70%都是他的軋制,所以軋制這樣的型鋼也是沒問題的。我們在軋制中就已經實現了數據化的控制,每一根鋼柱上都帶有一個ID,它的信息從這一刻就開始生成,在他的全生命周期中不斷的去豐富他數據化的內容。
所以在國外,中國的鋼將會隨著建筑業的走出去,也源源不斷的流向世界,留下各個建筑的場地,我們把中國的鋼結構也推向了美國。我們生產了符合美國使用的鋼結構體系,也組建了美國快速組裝的鋼結構模塊。一是要實驗它的結構安全性和應用性。第二,減少他的勞動力是主要目的,我們在那里應該使用了20%的勞動力,就完成了他以往100%的勞動力所要干的事情。我們的產品成本是它1/3的價格,在美國人看來對中國人都是刮目相看的。
所以說美國人想擋住中國是擋不住的,因為他不但沒有產品,也沒有工作過,沒有工業環境,也沒有這種產業模式,我們這種新型的工業化布局的組裝式建筑。美國想擋住中國的商業流通,實際只是做秀而已,離開我們他很難活著。
所以鋼結構作為一個產品的體系,還是非常好的。我們有非常多的優勢,這個優勢應該成為建筑平臺產品中非常值得大家去效仿的一個生產型模式,不但在時間上,在費用上,在勞動力的縮減少上,都大大的降低,這應該是我們今后建筑業在改革變革產品研發上是非常值得大家去學習去應用的一種模式。
我相信中國建筑業的發展改變了世界建筑業的業態,我們有很多產品的專利,這種專利我相信會服務我們的社會,去影響整個世界。
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是工業互聯網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就是要把建筑業搬上平臺來,因為建筑業上平臺才能夠適合工業化的一個非常好的連接。從形式上來講,我在建設一個建筑產品的時候,要有成千上萬個工廠來給我配合,以往都是各自生產各自的產品,他們并沒有很好去匹配融合到建筑產品里來,這個過程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如果說這些工廠都到了平臺上來,和建筑產品通過數據化、模型化、虛擬化這樣一個數字連接起來,一切以模型作為大家工作的一個載體,我們的建筑產品生產在平臺,服務也在平臺,這種大的產業的整合和融合,才使我們的建筑產業有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完全是一個端到端的過程。
從工廠直接到我們的項目游牧工廠,來實現一個新型的建造,端到端這個過程比以往傳統中把產品生出來,再去很多材料商場去售賣去轉運,中間又節省了百分之十幾,是非常大的一個過程。所以說這是在建筑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創舉。
在平臺上充分實現一個產業的高度集群,利用互聯網在線協同資源共享的優勢,生產我們的建筑產品,更重要的就是每個產品是以它的信息化作為載體,作為它的生命,我們是把一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都掛接在模型上,就是在對建筑中的運維過程中,使用過程中和管理過程中直接打開模型就可以了。每一個物品都畫有他的信息,可以滿足我們對建筑的所有需求的探索,認識和維護,就是在他長達百年的生命中,信息量在不斷的增加,內容也在不斷的改變,但是它的信息不會減少。
未來的建筑就是一個信息的網器,網器會把建筑的運維信息變成信息儲存在這里,所以說未來建筑的大數據就靠此在不斷的衍生,不斷的積累,不斷的轉變,成為一個巨大的能源,作為一個小小的信息,小小的ID,是支撐了建筑業一個龐大生命的載體。
建筑業大家都知道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體系,一個大樓原則上是幾萬噸,甚至大的有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你看咱們CBD,但這些東西也要運過去。所以在這個平臺上還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功能,就是平臺ERP。大家可以設想,如果有1萬家工地在施工的時候,中國人怎么供給他?所以還要靠智能,就是一個平臺化的ERP智能。
在世界上也尚屬創造,因為沿著ERP都是各個單位,某種環節中去運用一個巨大的世界性的產品的流通,我們的物聯網,供應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未來的中國大工業走向世界的前提下,這是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
這項技術建誼正在研發過程中,我想不久將奉獻給大家。全部的建筑過程的技術性,管理性,供給性,在前臺落地的情況變得非常簡單,這種場景在以往也是沒有的,以往都是到了工地才想咋干,現在你就按照給你提供的模型去干,以最簡單的方式把它裝起來,就完成了。
所以這個就是剛才說到的,我們在模型中已經掛接太多的信息,特別是管理信息,工業信息,勞動力配置都是有的。所以大家不用懷疑這種場景,他能幫助在線下落地的每一個項目快速呈現,模型支持每一項工作的實際實施過程,不管它的工業化加工,還是運輸,還是施工,這個過程實際在互聯網上叫數據回流,這是一張非常偉大的動作,如果沒有模型和實際工作的過程,數據沒有回流的話是沒有價值的。
這種工作的模式,是數據更加智能,成為一個巨大能源的過程。互聯網天然是數據的誕生地,互聯網和產業去結合,自然是數據的一個應用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靠數據來幫助我們重塑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我們找到的真正偉大的能源,再次融合到我們產業中來的一種能力的再現。所以大數據是我們大家都脫離不開的的一個財富。
所以在整個全過程中都是信息采集、信息回流、信息分類、信息應用、信息過程,所以整個工地包括這樓里,另外有各種探點收集,大樓的是從它開始建設到支持它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所以我們管大樓叫網器,
來收集各種信息,與我們的產品的應用過程中,實現一個大數據真正的時代。我們在建設過程中,給大家說了總是要落地的,我們有個非常精準的名字就叫垂直控管。大家看到一個場景三角支撐,三角萬能代換公式和這個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把所有的內容都把他代換進去。
不管誰去做都是用模型,因為模型是我們的載體,模型內置的所有信息,工廠加工的時候也是拿模型來指導你加工的,你和模型是密切相連的,每個部件和模型都是相關聯的技術和信息。同時在現場施工的時候也是拿著模型,拿著部品把它裝上去,就知道你所有工作的工藝化模型,勞動力配置工具的使用,每一步都給你設定了動作,會精準的把它安上去,這個過程就實現了一個平臺化的垂直控管。如果一個互聯網上沒有控管,你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你做的東西不知道怎么去實現它,這個顯然就沒有實現的一個閉環,我們這個產業閉環是完全依賴于模型和數據來支撐的,這個過程中是大家都在利用智能來實現,所以它的垂直控管是可以實現的。
實際對一個網站的評價,如果在垂直控管上達不到一個保障,你是沒有價值,但是建誼達到了這種現狀,在這里更值得給大家介紹的是金融支付,大家都知道以往建筑業在支付上是一個難題,但在這里我們叫一個解題,就是把支付和模型連接起來,模型和區塊鏈和密鑰技術應用起來,到時支付只要你的工作完成了,他就會支付你,他和銀行體系和合約都是捆綁在一起的,所以這種支付就改變了建立了現在支付難欠賬多這樣一個局面,也是建筑界真正的金融的改變,所以這個支付不是一次動作,是一個社會化的巨大的創新,他將改變他的工作流程。
支付是一次終結,不需要再審核,也不需要再審計,因為他是靠人工智能實現的,他和人的動作沒有關系了,誰審計你也不能說人工動作不對,所以說這在建筑史支付上是一次革命,這個過程我們已經開始實施了,也正在給世界銀行一些保險,還有一些社會上的審計部門等等,我相信他是一次偉大的創造。
建筑業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享受他的財富。平臺的建筑,沒有地區的差別,也沒有富裕和貧窮的差別,他都將給你推送好的房子,實際上現在中國也好,世界上也好,最重要的是解決邊遠地區比較貧窮地區的住房。
全世界人居署第三次會議我參加了,在全世界還有30億人沒房子住,非常簡陋的窩棚一樣的房子,咱們農村的房子還是缺乏科技性,缺乏舒適性,更談不上它的智慧性。所以說在全世界實施的話,只有互聯網平臺能夠做成這件事情。所以我們的使命是智建天下,人人都有宜居的房子,我們一定要把這樣一個使命推送給世界各地。
目前我們數字美麗鄉村的建設在中國是一個重頭戲,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就是老百姓住的房子得好,不能光搞形式上的街道美化,更重要的是他的房子。我們對整個美好家園的建設,從基礎做起,每個人房子都好,在房子的建設過程中,有和城市一樣的衛生間,有和城市人一樣生活的空間來實現,從底層來營造美好家園,所以說我們平臺上這些產品非常適合于他們去用。
農村的房子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建設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現在農村有很多房子,辛辛苦苦蓋的房子十幾年20年就拆了,因為他這種磚混的房子材料是經不起百年使用的。當然我們現在給他建議提供的產品是可以用100年的,所以它的時間不一樣,價值不一樣,但價錢一樣。我們按照農村現在的經濟狀況給他所設計的房子不但經濟有耐力,而且很便宜,我們是按照它的經濟的適配性來設計房子的,在農村已經廣受大家的歡迎。
如果說他們在平臺上,我們培養出來,他就是可以自己建房子的。因為我們有模型,有規模化產品的供給,有勞動力培訓平臺,你在平臺上很簡單很快捷就能把你培養成一個裝配工人,這是很簡單的。一旦培養成裝配的工人,他就不是這樣的。傳統的工作模式,它有個新型的現場工業化施工,這樣成本會極大的降低,會充分利用農村的剩余價值剩余勞動來實現。所以未來人人都在平臺,勞動力也在平臺,你想用平臺上點就是了。
未來農村不但是在淘寶上買東西,在建筑產業平臺上可以蓋房子,可以實驗他們自建設自管理,我們也給它推送了物業管理的平臺。我們在倡導物業管理叫自管理,現在咱們都有物業公司這種管理形式非常落后的矛盾和成本,成本之高是影響物業管理的重要問題。所以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很多地區都在實行物業自管理,我們的住戶和管理都在平臺上,一個平臺可以管10萬戶這樣的園區,上頭也就三個人,剩下都是物業自管理,通過平臺化的管理,改變現在的物業管理形式,通過物業自管理,使農村學會去管理自己的家園,不就是美麗的家園嗎?
所以說要一切在平臺,利用互聯網平臺的模式來管理,任何一個地區都是沒有問題的。5G的實現,新基建的實施,不就是在推動這些平臺的應用,所以說我們也具備了這樣的技術,具備了這樣的環境,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在管理過程中,只要一切在線,平臺應用現在的數據,應用現在的協同工作模式就可以徹底改變我們智慧建造和美好家園。使我們每個人都實現美好家庭的建設。
美好家庭一定是建立在非常智能化的建筑上,建立在數據的支持,平臺的服務上,我們將用我們辛勤的付出和創建的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奉獻給我們的國家,奉獻給我們的人民,是他們的生活更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