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惡言傷人六月寒”有時候,語言的暴力會比身體的暴力還要令人痛苦。情侶吵架傷人的不是事情本身帶來的痛苦,而是某些話句句椎骨,沁入心扉。所以“非暴力溝通”尤為重要。聽到“非暴力溝通”這個概念,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也,非也。“非暴力溝通”一定是不提倡動手的,但也不僅僅是。當你的話中帶刺,引發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無論你是有意抑或無意,這都算是 “暴力溝通”。
什么是非暴力溝通呢?
“非暴力溝通”僅僅是一種溝通方式嗎?
? ? ? "非暴力溝通”不是一種充滿愛的溝通方式,是一種提醒,還是能讓雙方感受到善意的“愛的語言”。無論你是說話的一方還是傾聽的一方,“非暴力”的溝通方式都是讓你用愛和善意去聆聽彼此的需要,去表達自己。它能夠幫助人們在溝通的時候把握溝通的本質,掌握更多有效信息,而不是被一時的情緒所操控。當你能洞察對方隱藏在話語里的需要時,你的人際關系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
? ? ? ?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的批評,而第一反應就是為自己辯解,退縮或者反擊,可結果往往差強人意,不能達到所想效果。生氣時,我們經常會失去理智,無法平靜理性地思考,不能理性的判斷批評背后所隱藏的信息,是好意?還是惡意?是幫助?還是評判?背后所隱藏的信息才是我們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
? ? ? ? 學著先去觀察和感受對方在語言或肢體上所反映出的需要,并且思考自己的需要,這樣思路會清晰很多,然后我們再去進行溝通。——“非暴力溝通”是這樣解釋的。
? ? ? ? "非暴力溝通"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大學的寢室,尤其是女寢,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每個都是家中寶,都有自己的公主病,必然會有一些摩擦,可是卻很少有人愿意把不滿說出來,然后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大大出手,傷了寢室情,有人從此,同在一個屋檐下,卻形同陌路,氣氛很是尷尬。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開誠布公地談一談,理解對方的需要,說出自己的需要,原本的矛盾也就煙消云散了。再比如,前些天去貴州,那里的人說話很溫柔,即使著急或生氣,也是溫柔的,不像北方,稍有不順,就已經開口大罵了。
以下四種為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一是道德評判。
? ? ? ?人們好象更善于撲捉一些很流行的詞語,然后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加上這個詞,方顯自己多么的流行,走在社會的前沿,比如"沒毛病""洪荒之力"等等,以至于再聽到這些詞語的時候,有種想吐的感覺。再比如,"看那女的,這么年輕就開這么好的車子,一定是傍了大款","小強平時成績不好,但是喜歡地理,期中考試地理成績優秀,老師卻問他,是不是吵的。"人們總是習慣于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他人,而事實上,道德更多是用來自律的,而不是強加給別人。人言可畏呀,很多時候,道德評判本身就是一種暴力。
二是進行比較。
? ?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標語一打出,成風的補課就開始了,小小的孩子,鋼琴、英語、美術、奧數、寫作等等一些列的課程滿滿的塞進了周末,像明星一樣,從一個場子趕到另一個場子,問家長累不累,家長回答:累也沒辦法呀,誰誰家的孩子都這樣。一句都這樣,就剝奪了孩子本應該有的同童年。還有一個故事,前些天和朋友出去玩,我對于攝影也算研究過,所以朋友之間會說我很會照相,可我還算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汁。每天她都會發朋友圈,別的朋友們也會給喜歡的照片點個贊或留言,我們互相照了很多照片,回來整理照片,她挑出為我照的幾張照片,發了朋友圈,卻留下這樣的一句話"我才是真正的攝影師"。看完瞬間無語,“人比人氣死人”,與別人比較,有時會演變為"羨慕嫉妒恨",是悲慘生活的開始;和別人比,有時會失去自信和生活的勇氣。做自己多好,你有你的優勢,只要盡情發揮就好了。請不要盲目的比較,對誰都沒有好處。
三是回避責任。
? ? ?"日本侵略中國時,日軍在中國的大地上肆意屠殺,即使是戰后很多人也毫無悔意,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在服從命令,責任應該由上級承擔。 "我們的一生中,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掌管著不同的責任,越長大,越應該對自己的思想 、情感和行動負起責任。“我真不想上班,可是我不得不去” ,"時間快到了,我不得不完成作業",這種“不得不”的表達方式淡化了個人責任,使我們被情緒主宰,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接下來的情緒和影響,顯而易見。
四是強人所難。
? ? ? ?我們常常會對別人抱以要求,上級命令下級,家長命令孩子等,這些關系是生活中相當常見的。如果不配合,就會受到威脅或懲罰。“不應該”“應該”“不得不”這些表達方式頻繁出現,人們傾向于使用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依靠權威去要求別人做事情,并不一定是別人發自內心的行為,這會造成彼此間心靈的隔閡。
? ? ? ? 我們總是希望這個世界是充滿愛的,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如此。可是,如果我們沒有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反而選擇了'暴力的溝通方式”,那我們所感受到的恐怕就不是愛了,即使這個溝通是以愛的名義。所以,請不要再以愛的名義進行暴力溝通了。
想一想:今天在你的身上是否發生了"暴力溝通"?你是否思考了對話中的隱含的雙方的需求和感受,如何正確的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