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 ? ? ? ? ? ? ? ? ? ? ? ? ? ? ? ? ? ? ?2016-08-06
? ? ? ? ? ? ? ?這篇文章寫于2016-06-01
今天恰好是兒童節(jié),下課后和同學吃晚飯,閑談間,同學說:“快要高考了。”這句話我聽到了,但隔了好一陣子才回答,“是呀,雖然高考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依舊時常關注高考!”六月初的傍晚很悶很熱,還好食堂有一絲微風,還有斜射的夕陽。
之所以沉默一下是因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高考……
我是一個復讀生。
2014年6月的那個酷暑,在渴望知道又害怕知道,緊張得幾近窒息的復雜情緒中還是得知自己的成績……那時,我哭了。不太會安慰人的哥哥很簡單跟我說:“華,學會面對現(xiàn)實也是一種能力!”盡管從高處跌落,但為了夢想仍然很固執(zhí),眼淚之后我最終選擇重新開始一年。
復讀,注定要過著“煉獄”般的生活。
在我意識里,這是最后一顆“救命”稻草。
那時害怕父母為我操心,不管多苦多累多煩從不叫喊不泄氣更不愿把情緒帶回家讓爸媽看到。每天都過著教室、宿舍、飯?zhí)谩⒓摇八狞c一線”的枯燥日子,像陀螺一樣連軸轉。高四的我,沒有周末,學校滿課,課余又是私人補課,每天一到校,課桌準會鋪滿各科飄著淡淡墨香的試卷,一整年都是各式各樣的月考統(tǒng)考模擬考,做題,考試,打擊,再做題,如此循環(huán)。
就這樣,因為偶然邂逅一句“高四的世界依舊很美”,因為那個“美麗羞澀的夢”,因為一如既往的飽含希冀,我咬著牙度過這一年艱苦的備考。
又到6月高考成績查詢之時,在熬人的等待后,分數(shù)出來了。
很尷尬的分數(shù)……
我想抑制,不想讓父母看到我的淚目,可沒能做到。就像突然開閘的堤壩,一瀉不止,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夏日蕭瑟。回到房很是憤恨的寫下:又是一年,熟悉的沒落感再次重演……我還是無法改變。無法改變。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罷,注定在高考路上屢屢受挫。
接下來的志愿填報更是頗具“戲劇性”。
伴隨十幾年的夢想——成為醫(yī)生,令我在填志愿時再受打擊,報了很多醫(yī)專院校,硬是沒被其中的任何一所錄取,無奈!不能繼續(xù)軸到底,只能試試師范高校,因專科非平行志愿又被幾所學校刷下來,現(xiàn)在所讀的學校還是補錄的最后一個志愿。
八月某天,當接到這個我曾經那么唾棄的專科師范院校錄取通知書時,連續(xù)四個晚上,我徹夜無眠。從頭至尾想了一遍又一遍,很害怕再次落榜又極不愿被一個所謂的“三流”大學錄取。
那時,我很不甘心,滿肚子的“懷才不遇”,總覺得落入這里是“屈才”,內心無數(shù)次的抱怨命運的不公(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自己好幼稚,這是后話了)。
有時夢想是那么近,有時又是如此之遙遠,有時不是你不努力,你很努力方法卻錯了。最痛苦的是,看得見卻怎么也達不到,我明明就要得到它,可它卻無情的從我身邊溜走。再后來,總算有點微光了,卻擁有了不想要的,想要的得不到,心煩從此開始了。
當然,寫下這篇文章的現(xiàn)在,內心是平靜的。世上有故事的人不止我一個,我并不想到處宣揚自己的內心,只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有些感慨,想講講自己的高考,僅此而已。
我,是一個痛哭過長夜的人,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卻仍嘗試著把黑夜照亮。
高中畢業(yè)快一年了,感想很多,偶然和一位敬重的忘年交談起自己的高考,他說,在問心無愧的努力后還是無法解決困難時不應獨自一人心存僥幸的認為能找到“最佳”的方法,試圖尋求旁人的幫助才是智者的選擇。
聆聽他的話心靈仿佛經歷洗禮般清澈透亮,這將指導我往后的生活。
而生活還在繼續(xù),改變能改變的,接受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我,不后悔。不后悔曾經努力過,也不后悔經歷那些含著心酸和勞累的日子,因為我們是那么平凡。
有一種青春叫高考,有一種奮斗叫永不言棄!學弟學妹們,我也曾是龍山學子,此刻,你們即將踏入轟轟烈烈的高考考場,即將面對人生的第一次挑戰(zhàn)。
但,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用心走過的人永遠都不后悔!
當以后有機會回首時,會發(fā)現(xiàn),生命里經歷過高考的青春,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