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星期二,《非暴力溝通實踐篇》空中讀書會——第39天。
分享內容:
第四章
憤怒的意外作用
如何有效管理憤怒?
[太陽]今日主題:
憤怒處理四步驟之第四步
*從滿足需要的角度來說,懲罰從來不起作用
(147-150頁)
學習要點:
1.憤怒處理四步驟:
第一步:意識憤怒的誘因(事件沖突)
第二步:意識憤怒的原因(你的評判)
第三步:尋找憤怒的根源——(你的需要)
第四步:將憤怒轉化成其他感受表達你需要對方怎么做
2.管理憤怒:深呼吸一下,停下來審視內心問自己:我對自己說什么了,讓我如此生氣?了解評判背后的需要。
3.一旦你能夠處理自己的憤怒就可以對導致他人此種行為的內心感受和想法表示同理心的理解,這樣做很有益處,如果在表達自己之前就能夠這樣做益處更大。
4.列好在不同情境下那些讓你生氣的事情的清單后,回過頭去翻翻這份清單,問問自己:“通過這個評判我所表達的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你花越多的時間練習讓評判轉化為需要,就越助于你在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快速地走完表達憤怒的過程。
懲罰從來不起作用
懲罰從來無法以建設性的方式讓需要真正滿足,第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希望他們做他們正在做的事,那我們希望他人做些什么呢?
懲罰看起來似乎管用,通常這種因為他人做了什么事而對其進行懲罰的行為,實際上會激起逆反心理。
第二個問題:我們希望他人是因為什么才做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情?
我們希望人們只在他們愿意做時才做這些事,而不是害怕受懲罰,出自責任,內疚,羞恥,或為了得到愛,只有他們清楚地知道做了這些才讓人生更豐盈。
讀書感悟:
因憤怒而產(chǎn)生懲罰的行為時常發(fā)生,例如:孩子犯錯了不打就不會長記性,夫妻之間通過冷戰(zhàn)來懲罰對方等,沒有清楚地表達需要,不知道讓對方如何去做滿足需要,不能讓雙方彼此善待,而采用了彼此傷害的方式!正如:當初我憤怒女兒爸爸讓我?guī)е畠喝ド险n,我第一反應非常想懲罰他,孩子交給你我什么也不管,讓你嘗嘗帶孩子的辛苦,通過學習后我轉換了自己的想法,不能讓孩子在我發(fā)泄的情緒中為難,而是讓彼此都能愉快的接受安排好時間陪伴與孩子成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