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一個安心寫字的地方。
2017年1月1日,我想在年初的時候,找個適合寫字的地方,寫寫這一年的總結,并為自己的新年做一個規劃。這個時候,我認識了“簡書”,并開始寫字。
我從小喜愛文學,曾經夢想成為一名作家。而現在,有了自己的工作,業余時間,也喜歡讀讀書,寫寫字。
我曾經很喜歡寫QQ空間,那里曾一度是我寫下心事的地方。
后來,大學畢業,大家都改用微信,不用QQ了。我又發現了一個更好的記錄時間碎片的地方:朋友圈。不僅有文字,還有插圖。我每日的變化,都可以在里面找到。
然而,用朋友圈久了,就會有些不便。
1.朋友圈里開始混進很多自己并不喜歡的人。
2.因為彼此熟悉,很多情緒不能直接表達,暢所欲言的可能性被抹殺。
3.朋友圈里的各種秀,讓人看了,感覺到厭倦,不想發什么了。
后來,曾經一度找過能容下自己寫字的地方。
試過用本子寫,結果不是淡忘,就是嫌棄自己寫字不好看,亦或者有新的想法,不方便修改。這才發現,自己已經這么習慣于在網絡書寫了。
找了很久。
試過用微博,但是由于微博每日的更新量太大,又太冷清,缺乏互動,不久就又放棄了。
又找到了知乎。在我特別認真的寫了幾份長答案,但獲贊寥寥的時候,便缺乏了積極性,這才意識到,我是多么需要別人認可,卻又多么缺乏被人認可需要的才華。與其在上面期待關注,不如有問題時在知乎上尋找答案。
我能想到,其實,我只是想寫寫字。寫寫自己心中所想。雖然,想法淺近,但不書寫,可能更無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思考。
就像那個在沙灘上救小魚的小男孩一樣,他關注魚的感受,縱使他知道自己的力氣微小,不足以拯救所有的魚,但他仍然竭盡全力,因為他知道,魚在乎。
我看到別人厲害的答案,深入的思考,不敢亮出自己膚淺的看法。然而,為什么不呢?別人的,互聯網的,那些東西我們固然可以拿來為己所用。然而,唯獨,思考的過程不能被人代替。
我們哪怕想得很簡單,也要一步一步進行自我思考。除非這樣,我們很難有進步。
這幾天,盡量的每天都在簡書上書寫。竟然寫了一萬字。
我喜歡簡書能夠統計字數的功能。
一萬字之前,我很期待別人的喜歡與關注。我迫切的想要在這里證明自己的實力。
然而,不管怎樣,我知道自己又浮躁了。
與其期待,不如就這樣一直寫下去。
我開心就好。別人怎樣想不重要。
一萬字,有感。
期待下一個一萬字。
文|升騰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