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于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不久帶著豆包在院子里玩,發現在家里活潑開朗的她貌似有些怯生,小朋友來找她玩的時候總是抱著我的大腿,有小朋友來搶她的玩具,她沒搶過,也只會眼巴巴的可憐的望著我說“媽媽”。我只能非常尷尬的說:“豆包自己去把玩具要回來,你可以的。”豆包抱著我的腿,嘴癟的更厲害了,眼淚在大眼睛里打轉轉。

這時我想,也許這就是孩子的一個階段,也許我的孩子目前就是比較怯生,我接納她的怯生。想到這里還為自己的不焦慮有些沾沾自喜。怯生就怯生,我們大不了不跟他們玩唄,反正我也不喜歡那幫帶孩子的老太太,整天不讓孩子做這個不讓做那個,遠離她們不受影響才好呢。這時我突然被自己的這個念頭嚇了一跳,我確實是不喜歡那幫帶孩子的老太太,所以一直離得遠遠的,希望少接受點負能量,一般只和幾個我比較熟的媽媽呆在一起。會不會正是我的這個態度導致了豆包不愿意跟生人接觸呢?

想到這里,我試著跟其他的小朋友打了個招呼,鼓勵了幾句,他們的奶奶很快就靠過來跟我說話了,也許這個年紀的老人大都是很愿意跟人交談的,我很快的跟她們熟了起來,聊得居然還蠻開心的。

第二天,我就跟她們非常熟絡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那些老太太們并不像我原本以為的那樣充滿了負能量,她們也有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不僅僅是一個被我標簽化的群體,更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這時當我回頭再去看豆包的時候,她早跟別的小朋友玩了起來,搶食物、玩具搶的不可開交。搶輸了抬頭看看我,我說:“豆包想想怎么才能把玩具要回來?”她就拔了幾根草去和別人把玩具交換回來了。

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他們真的是通過我們的眼睛去看世界,通過我們的反應去了解這個世界,我們心底自己都未曾覺察的小秘密都被孩子的行為放大的一覽無余。

謝謝你,我的孩子!經由你,我看見了我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