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這里通知大家一些小常識,這幾個時間是不合適給寶寶洗澡的,媽媽們一定要留意,特別是新媽媽。
1、打了疫苗后
普通正常狀況下,在寶寶打完疫苗之后,終身都會叮囑,說是回去不要洗澡。但是還是有很多媽媽不留意,特別是夏天的時分。
打完預防針之后,寶寶接種部位會留下針眼,有些疫苗以至會惹起紅腫硬結。
假如當天回去就洗澡,極有可能會招致寶寶傷口發炎,以至是感染,從而會加重紅腫硬結的現象。
小倡議:打過疫苗之后,盡量在24小時分再洗澡,假如寶寶呈現紅腫等不良反響,則要推延3天左右再洗澡,假如還是很嚴重,就要去醫院看醫生。
2、喂奶后
很多媽媽擔憂寶寶在洗澡的時分會餓,還老是折騰,所以就習氣性的給寶寶喂飽之后再給寶寶洗澡。
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由于孩子的消化功用不成熟,即使吃的是奶,也需求很長時間來吸收消化。在洗澡的時分,要挪動寶寶或者是會讓寶寶很興奮,這些都會招致寶寶吐奶。
所以在給寶寶喂奶之后不要馬上就帶寶寶洗澡,最好是在洗澡后半小時再讓寶寶吃奶。
小倡議:假如媽媽想給寶寶喂奶之后洗澡的話,最好是洗澡之前喂過奶,距離1-2小時再給寶寶洗澡。
3、皮膚被燙傷后
有些媽媽不當心,會讓寶寶的皮膚被熱水燙傷,那么一定要記住,在燙傷部位尚未康復之前,媽媽可不能隨便的給孩子洗澡。
由于寶寶皮膚損傷的部分會有創面,過早洗澡會招致創面擴散或者是發炎感染。
小倡議:假如想要給寶寶洗澡,最好是要等到沒有膿液滲出的時分。
4、發燒或是剛退燒后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給孩子洗澡其實是在停止物理降溫。
殊不知,媽媽的這種好意,可能會招致寶寶病情加重,會讓孩子的體溫更高,以至還會呈現寒戰、臉色慘白、驚厥。
另外,給剛退燒的寶寶洗澡,可能會呈現手腳冰涼的狀況,自身寶寶抵御力差,假如馬上洗澡,可能會讓寶寶感染病毒細菌。
小倡議:假如寶寶體溫在38.5°一下,是能夠采取物理降溫:用溫毛巾擦拭腋部、頸部、四肢。擦拭過程中發現孩子呈現寒戰時就要中止,最好搭配藥物停止治療。
總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分,一定要愈加留意,不要由于本人的緣由,而該寶寶帶去一些本可防止的小傷害。
最后,希望一切寶寶都能安康快樂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