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洗澡的好處有很多,除了清潔皮膚外,還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寶寶的智力的發育。但給寶寶洗澡時又恰恰成了感冒的重災區!此外,除了預防洗澡時感冒,家長還要注意6種情況下,不能給寶寶洗澡!
雖說天氣寒冷,可是寶寶一旦嗨起來就會剎不住車,一會兒功夫就跑得滿身大汗。因此,就需要給寶寶舒舒服服的洗個熱水澡了,但這又恰恰成了感冒的重災區!
此外,除了預防洗澡時感冒,家長還要注意以下6種情況,不能給寶寶洗澡!
6種情況下 千萬不要給孩子洗澡!
一:喂奶后
首先,喂奶后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后擴張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其次,由于喂奶后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嘔吐。所以洗澡通常應在喂奶后1-2小時進行為宜。
二:頻繁嘔吐時
如果遇到寶寶頻繁嘔吐的時候,暫時不要給寶寶進行洗澡。因為幫寶寶洗澡時難免會搬動寶寶,這樣會使嘔吐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等情況。
為了寶寶的健康安全著想,還是等寶寶好點后再給寶寶洗澡吧。
三:打預防針后
接種疫苗對每位寶寶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注意接種疫苗的微創口不能碰到水,否則可能會造成接種部位產生紅腫的情況出現。
寶寶在任何疫苗接種后,都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的紅腫硬結。如果接種疫苗后給寶寶洗澡,一旦出現紅腫反應,就不能很好的判斷是接種反應還是洗澡感染所致。
四:發熱或熱退48小時內
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加重病情;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致使寶寶身體的主要臟器供血不足。
另外,發熱后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或者發熱更加嚴重,故主張熱退48小時后再給嬰兒洗澡。
五: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
寶寶有皮膚損害,如膿皰瘡、癤腫、燙傷、外傷等,這時不宜洗澡。
因為皮膚損害的局部會有創面,洗澡會使創面擴散或受污染,加重寶寶皮膚的損害程度,或者引發一系列不必要的并發癥。
六: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的寶寶。
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于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差,很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要慎重決定是否給他洗澡。
就算孩子身體健康,在這么冷的天,給寶寶洗澡也要注意,不要著涼!
冬季洗澡 提防孩子感冒
1. 適宜的沐浴溫度
盡量在家中的浴室配備浴霸或者是其他的防水取暖器,讓寶寶在穿脫衣物時,不會因為溫差而感覺到寒意。最好將室內溫度穩定在26℃-28℃左右,尤其是新生兒,溫度可以適當提升1℃-2℃左右。
PS:浴霸不能直射寶寶眼睛,因為強光易穿過寶寶的角膜和晶狀體對寶寶的視網膜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這點很重要!家長一定要牢記!
2. 正確的沐浴方式
給寶寶洗澡一般會選擇盆浴,然而用不停流動的水卻更加衛生和健康,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寶寶洗澡時,將水龍頭一直開著, 讓溫暖的水不停的流出,這樣還能避免浴盆的水變涼。
水溫一定要適當,千萬不能讓熱水冷水交替出現,否則寶寶可是會被燙傷!水位盡可能要沒過寶寶的腹部,但不要超過肩膀位置,避免嗆到寶寶。
3. 溫熱的替換衣物
洗完澡穿衣服的時候,寶寶也容易感冒。細心的家長通常會分工合作,在幫寶寶洗澡的同時,另一邊會將寶寶的浴巾和其他需要更換的衣物用加溫設備或者吹風機等加熱,以免寶寶穿衣時的不適。
小編說說:寶寶洗澡的好處有很多,除了清潔皮膚外,還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寶寶的智力的發育。但是給寶寶洗澡也有很多禁忌,特別是上面提到的6種情況,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