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我以為題目里的關鍵詞離我還很遙遠,畢竟我才剛剛大學畢業,可總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危機感一直充斥在身邊左右。今天就來抽絲剝繭分析一下20+歲的危機感。
01
上周,和一起實習的小伙伴逛街,中午玩累了就在一杭幫菜館解決午飯。結果在等菜的過程中,發現一個非常罕見的現象:隔壁桌在相親。起初,我沒有太在意,兩男兩女好像是朋友聚會吧。經好友提醒,我才知道,OMG!隔壁真的在相親。
原諒我真的有認真吃午飯,可是隔壁桌時不時傳來的尬笑、尬聊完全征服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就多觀察了一會兒。
兩男兩女面對面坐,坐姿端正,女生雙手托腮,認真聽狀,一個男生兩手放置腿上,話比較少,另外一個男生則身體前傾,大談特談了一個多小時。
“哦,我10級的”
“哇,我比你大兩屆耶,我08級的”
“你是做什么的?”
“我剛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
……
“我想念大雞腿……”
“我也是哎,好久沒回去了”
原來是我浙學長學姐。突然湊熱鬧的心理變成了同情,又變成了恐慌感。
“結婚”似乎離我很遠,但又很近。初中同學有人結婚了,高中同學快要結婚了,大學聽說同一級的有人已經領證了,不少小伙伴已經在父母的“逼迫”下相了一波親。
誰說20+歲的年齡無所壓力和畏懼?20+確實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但是20歲也是人生的分水嶺。
看到一段話,深深地戳中了我:
“因為它會無時無刻不提醒著你要在十年內二字開頭的年紀完成實習畢業就業買房買車戀愛結婚繁殖甚至生二胎的各項指標 哪一項亮了紅燈都可能意味著你三十歲以后的人生會無時無刻不面對著親戚的追問朋友的刺激社會的壓力輿論的圍剿一度處在危機感爆棚的境況中。”
20多歲,要完成各種人生大事,哪一件事情都是陪伴你走過一生,不能拖延,不能推導重來,不能肆意試錯。20多歲,時間不等人,在這個階段,有很多類似婚姻一樣的事情一再提醒著你,需要考慮現實了。
20+歲,因為生活種種,內心深深的恐慌感。
02
“你們畢業以后,還要日復一日工作四十多年。為什么還要想不開,天天上趕著去企業工作實習?”我導師語重心長地日常嘮叨。
是的,我是想不開。
現在的社會,對于一個社科生而言,想要找一個理想的工作,就必須得用一環一環的實習去推動。一個沒有實習經歷的簡歷,你覺得HR可以看幾秒?
社科的實習如同滾雪球一般,一環推動一環。比如你想去四大,你就必須先有其他公司的相關實習,這樣才會有所謂的“實習經驗”,才可能會被HR在萬千簡歷中篩選出來。
當然,你以為有實習經歷就夠了嘛? 三流公司的實習根本不入HR姐姐的眼好嘛?有了二流公司的實習經驗,去爭取一流公司的PTA,還要過五關斬六將。
以我為例,我一直想找一份投行的實習,試試錯,看看這行的水深。結果從大一到大四的實習都是偏向于房地產方向,投了很多家證券公司,果斷被刷。于是,我選擇老老實實從銀行機構開始做起,想著做好現在的這個金融實習,再想著推動下一個投行實習offer。
本科生剛畢業,這個原本可以輕松嗨起來,輕松面對研究生階段的暑假,我選擇在銀行實習。不是不懂導師說的道理,實在是時代所迫,現實的push。
現在的985、C9擔心找工作?不,他們是擔心找不到可以實現個人價值、薪水待遇不錯的工作。90后的拼搏、闖勁,身邊優秀伙伴無形之中帶來的peer pressure,無不催促著我們向前,向上奮進。
你以為自己很優秀,office系列很精通,可是你會excel 數據透視表、會用vlookup函數嘛?這些都是以后工作中實戰中會用到的。不接觸實習,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我的一位實習小伙伴感慨說:好多都不會,感覺要回爐重造,重新學習了。
加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每天產生的黑科技,每秒產生的信息,我們上大學學習的各種知識,往往落后于整個時代。翻譯黑科技,意味著數以萬計拿著高薪的翻譯員面臨下崗的風險。購物神器的出現,購物自己掃碼結算,不用排隊,用手機就可以完成結算掃碼以及移動支付,意味著千萬家商超系統的收營員面臨下崗危機。量化投資的出現,股票市場多少交易員擔憂自己面臨被機器替代的風險……
時代如是,變化迅速,哪一天稍不努力,便落后于時代,被機器代替。
20+歲,因為工作事業,內心滿滿的危機感。
03
美好時光太過短促,擔心眨眼一瞬,便又是一個十年。
總感覺時間不夠,時間成本太高,于是選擇背后的“機會成本”時常提醒我,機會成本太大,試錯成本越來越大。
我的大學同學A,在確認專業的時候,從金融改變想法到法律,在截止確認的倒計幾分鐘,又將法律改成了人資,原因是人資的需求量大,不用擔心工作。在大三的時候考慮過出國,考過托福;過了半學期,又決定工作,大老遠跑去上海去實習;每周跑幾次上海,聽boss建議說不適合做人資,多考一些證書武裝自己,于是準備跨行考CPA,順帶著復習考研。考研失敗后,決定再準備一年,沖刺考研。
我的另一個學長C,研究生期間gap一年去當兵服兵役。回來完成研究生學業之后,去某家房地產公司工作,目前工作兩年后,又重新考博回校,重新讀書。他說,自己不適合企業,想要做學術。
平白消耗幾年時間,去證明這個選擇不適合自己,成本太大了。不能認清楚自己,盲目做出選擇,不是試錯,是浪費時間,消耗生命。
珍惜時間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恰當的時間做有價值的事情。那什么是有價值的事情呢?
想起來王小波說: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了解一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情。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不同個體內心認證的價值不同。而我在追逐我的價值同時,又要保證努力奮斗,使自己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這個過程中,百般選擇和考慮,比較時間成本,人生航向,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20+歲,因為時間易逝,行為舉止間充滿著緊迫感。
04
所以,你還要說,20+果真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嘛?
所以,你還要說,20+能玩就玩,何必這么拼嘛?
還沒有算上家庭的羈絆,爸媽的陪伴,僅僅因為個人的事業、未來的婚姻以及對人生的看法,就已經時時刻刻被危機感、慌張感、緊迫感充斥。
不管怎么樣,希望20+的你,走好自己的路。
每次做出選擇之后,我會用我愛豆的話來鼓勵安慰自己:這世上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只不過是要努力奮斗,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
可能看到我的敘述,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需要考慮的事情會很多,會有些許無奈和彷徨。但這并不是生活綁架了你,而是你的生活出現的新階段和新征程。
我想盡管20+危機感、恐慌感爆棚,但每一個人生階段都充滿新奇和未知,我們還是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走好20+的人生吧。
以上。
以·往·精·選
1、你的2016是如何度過的?看看一位浙大girl是怎樣總結的
感謝關注娜寶,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