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
永強和蘭芝分別時的情景,真叫人感動,永強邊給蘭芝摖著眼淚,邊安慰蘭芝,說在城里一定闖出一片天下,好盡快回來接她們娘倆。
我們三個是青梅竹馬的朋友,上學的時候我一直暗暗喜歡著蘭芝,永強一直是我們的班長,追他的女孩子很多,其中就有蘭芝。
進城后,永強每天最少給蘭芝來一個電話,漸漸地就少了,三天一個,一禮拜一個……到后來連個信也沒有了。
聽從城里回來的人說,永強先在建筑工地上干瓦工,后來包工頭見他人比較機靈,就讓他幫著干采購,再后來,他被一個建材公司的女經理看上了,一來二去,永強和這個女經理就好上了。
悲痛欲絕的蘭芝要不是放不下雙目失明的老母親,還不知道做出什么傻事來。
后來,蘭芝就成了我的妻子。
永強的老爸,為人正直善良,本來挺硬朗的身體,經永強這么一折騰,氣得生病了。而永強和女經理結婚后,媳婦不愿和老人一起住,永強爹又從城里回到村里的老房子里,一直郁郁寡歡。
我們兩家的房子離的近,永強爹回來后,我和蘭芝看老人一個人孤零零怪可憐的,就常常做好飯叫老人一起過來吃。沒曾想,老人由于氣結于心,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到后來竟臥床不起了。
永強回來看過幾次老爹,可他媳婦說業務太忙了,照顧不過來,讓永強花錢請個人照看老人,結果請的人被倔強的老人給罵走了。眼著老人身體越來越糟,蘭芝和我實在看不下去,就索性把老人接到我們自己家來侍候了。
過了兩年,老人去世了,臨終時永強匆匆趕回來了。老人拿出一個香煙紙糊的匣子。這匣子是用豬血發酵摻上石灰做成,硬紙做胎,然后用花花綠綠的香煙盒精心裝飾起來的,確實獨具匠心,十分精制。雖稱不上藝術品卻也看得出老人當初做的時候也是用番了心思的。
老人顫巍巍起坐起身,對永強和我們說:“感謝蘭芝你倆口子照顧我這把老骨頭這么些年,我無以為報,只有這個匣子和里面的一些東西,你們和永強把它分了吧,不值錢,總歸是個念想,誰要匣子,誰要里邊的東西,你們自己選吧?!庇缽娛撬膬鹤?,自然我們讓他先選,于是他拿了匣子里一個厚厚的信封。
而我們做為留念,要了個裝信封的空匣子。
老人看著永強拿走那信封,欲言又止,一雙凹陷無神的眼睛流下了兩行混濁的淚水,最終無奈地閉上了雙眼離去了。
事后,永強打開那信封,發現信封里裝著厚厚的那一沓東西上面寫的是一些勸人如何做人的話,言詞懇切,十分感人。而永強卻對此不以為然,看罷信后,揚長而去。從此再沒回村。
我和蘭芝后來每每想到老人,就會拿出那匣子看看,忽然一天發現匣子底部有紙是活動的,輕輕翹了起來,發現里面有一個很小的褶紙疊好的小方塊,拿出來細細一看,上面寫著:接骨秘方。
我倆驚呆了,不知該怎么辦。蘭芝遲疑了半天,嘆口氣,說到:這是命,想給他那個寶貝的兒子,人家卻還不稀罕。
后來,我和蘭芝照著老人留下的接骨的方子給村里人接骨,由于方子確實靈,加之蘭芝心善,村里有家里不富裕的人家來接骨,她要么少收錢,要么干脆不收錢,十里八村的人們都夸她人好。接骨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過了兩年,聽人說,永強在城里因為收了建材公司的回扣,給工地上買的水泥和鋼筋不達標最后在施工的時候出了事故,被判了五年。期間他媳婦賣了城里的房子,又和他離了婚。
永強出獄那天,是我去接的。他沒了以往的精神勁兒了,胡子拉碴的,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老是低頭不語。帶他去理了發,洗了澡,回到家蘭芝已炒好了幾個菜,永強還是低頭不語,只顧吃飯,像好幾年沒吃飯了一樣。蘭芝看不下去了,對他說,:“你這樣算啥嘛,堂堂七尺男兒,頂天立地,錯了就錯了,誰還沒個錯的時候,你要真是爺們兒,就給我闖出個名堂來,”說罷,從柜子里拿出一個大皮包,里面十元一摞的錢,一榻榻整整齊齊地碼在桌上。“這是五萬塊錢,你拿著,等你以后掙錢了,回來給村里蓋個養老院!”永強頭低得更低了,但是我看到了他端著飯碗的手在不停地顫抖著,臉都快埋碗里了……當天夜里吃完飯,永強拿著錢走了,還是一句話沒說。
三年后,永強發了。新娶了媳婦,還有了娃?;貋斫o村里修了路,新修了學校,還建了養老院,取名叫:蘭芝養老院。
養老院落成那天,永強來找我,一起喝酒,酒過三巡,永強睜著通紅的眼睛,喃喃自語:老爹要是還在該多好,該多好啊!說罷,兩手遮眼,將頭埋在桌上,半天沒再抬起來,只看見淚水順著指縫流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家里來了個小伙子,如當年永強般機靈的一個小伙子,拿來一個大大的提包,說是永強讓送來的。蘭芝打開一看,嚯,是一包錢。還有一個信封,蘭芝打開信封,信上面很少幾個字:對不起,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