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底,共享單車沒有任何征兆一夜之間火爆起來。在整個2016年,至少有25個共享單車品牌,甚至包括了一些電動單車共享品牌。在街頭,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
近期,在悟空單車倒閉之后,3Vbike創始人巫盛華宣布3Vbike倒閉。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無奈地表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量共享單車被盜。按照他的說法,投入的1000多輛車中,只找回了幾十輛,接近100%的單車消失。而之前的悟空單車在倒閉之前找回的也僅僅不到10%
當共享經濟遭遇發展社會,一面考量大眾與社會的鏡子也隨之豎立。
關于個人
由于共享單車的無樁設計,方便大眾的同時也造成了車輛的隨意停放。我們不可否認城市的非機動車道設計不合理,造成用戶沒有騎行和停車的地方,但根本上仍然是大眾普遍個人問題。
在深圳灣公園,沿海岸線長約13公里,是一個騎車游玩的好去處,每到周末就有不少游人騎著自己的自行車或者雙人單車在這邊欣賞海景吹吹海風。
但是如今有了共享單車之后有所不同,每到假期就單車遍地。
這還沒完,堵車怎么著也得再把車開走吧?可是共享單車不用啊,有的人等著不耐煩,直接把費用一結算,直接把車子丟那里走了!有第一個人做出來表率其他人也“幡然醒悟”過來,是啊在這傻等著干嘛?這車又不是我們家的!所有人都紛紛起身結算走人,整個深圳灣徹底的陷入共享單車的洪流之中.....
第二,個別用戶的私自侵占。共享單車被些許低素質人群破壞。每天騎共享單車,找車很容易,但是找到能騎的車很難。不是被刮花二維碼,就是上了私鎖……
我曾不止一次看到大街上騎得風風火火的孩子,
身后都是一個被涂得亂七八糟的號碼牌,
可怕的是后面跟著的爸媽只是呼喊著別被車撞,
卻沒想到,孩子身后被烙下的道德標記。
我能做什么?
我除了管束我自己,貌似沒權力做什么
我只能告訴我
不能成為這樣的父母
我只能教育我未來的孩子
千萬不成為這樣的人。
——知乎@溫順的獅子座
關于企業
共享單車的押金去哪了?
有租賃就有押金,用戶使用共享單車,首先要注冊并繳納一定的押金。不同公司押金不同,一般每個用戶的押金在二三百元之間,但一輛單車可同時鎖定多個用戶。因為并不是每一個用戶在使用完車子后就將押金退回來,反正還要繼續租賃,這樣每部單車就可獲得6-8個用戶押金的沉淀,企業獲得巨額資金流。當一輛車獲得1000元資金,十萬輛車便能夠獲得一億元的資本,我如何來處理這一億元的資本運作?當一億元派生借款,每年的利潤收入會有多少?......由不得人們懷疑資金流向,而是企業的運營模式存在漏洞。為什么不隨還隨退呢?為什么不賬目公示呢? 處于押金退還時間中,我們的資金流動在哪里?其中滋味大家自行判斷。
關于政府
我們為什么沒有官方的引導?為什么沒有更多的非機動車道?
當城市發展到了公民的人文意識蘇醒,個人環保理念的誕生,政府不應該先行進行城市的降碳行為普及與規章制度的修訂么?為什么總是讓企業充當制度的探路石?當一系列問題暴露引發思考時才將計劃提上日程。
修路我也交了稅,為什么不給我們多修一些騎行的車道和停車的地方?
——知乎@Novela
共享經濟的開放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這是社會的進步。但共享單車這面鏡子照出來的東西我們還有哪些思考? 上一回是滴滴,這一回是單車,那下一回呢?
單車不但是一個照妖鏡;更是一個衡量大眾的投射儀,此傳播出的眾生百態有好有壞,有善有惡。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我們不知道。但是還是希望這項利于民生的工程能夠走下去,對此的規范與監管也能夠盡快完善。到底共享單車能不能繼續存活?未來自有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