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么辦呢?”這是一年來聽到過問得最多的問題。而我,最想回答的是:“你想怎么辦!”
咨詢幫助,是迷茫者尋找的燈塔,是困惑者探求的答案,是無助者苦覓的解藥。
想爭取利益最大化,我們提供法律咨詢;想擺脫壓抑痛苦,我們提供心理專家;想找個樹洞傾瀉煩惱,甩甩手回家維持現狀,我們保持……沉默是金……
終究,解鈴還須系鈴人。生活不是化學方程,沒有套用公式;生活不是驗算習題,沒有唯一正確。生活,不是看你要什么,而是看你有什么。問題的答案始終緊緊拽在提問者手里。
姑娘,你想好了么?
來來來,找個安靜地方,一份蒜香烤魚,配上刨冰可樂,亦或啤酒雞米花,讓我們聊聊,人生形色,愜意悲喜。
1
瘋狂的女人
她曾是銀行的高級職員,為了所愛結婚生子,風雨二十年。
男人先是背著她搞曖昧,哭鬧之后變本加厲,同時和多個女人保持情人關系。
兒子成了這段婚姻最大的犧牲品,長期在爭執吵鬧的家庭中成長,變得抑郁、敏感、暴躁、多疑。女人將畢生所愛、絕望以及憤怒投射給了兒子,令其郁郁寡歡、兩度自殺。
女人的求助,更多的是痛苦的掙扎和歇斯底里的發泄,以至看到穿戴優雅的其他女子便會心生嫉妒、口出穢語、無法自抑。
她那偏執的愛,裹脅著至親,一起走進死胡同...
2
怕我女兒遭她后媽虐
來電的女士在女兒4歲時離異,孩子的撫養權協議給了父親。8年來,當媽的沒陪伴孩子一日成長。8年后,事業有成,載金歸來。孩子的父親已重建家庭,另育一子。
女子說,男人拒絕自己探視女兒;
女子說,女兒的后媽發惡毒簡訊威脅;
女子說,女兒對自己只言片語;
女子說,我現在有能力撫養女兒;
女子說,孩子的補課費,憑什么要我負擔一半;
女子說,我絕不妥協,立誓奪回撫養權……
女子啊,孩子的成長除了金錢物質,更需要不離不棄親人的陪伴吶!
3
為兒子隱忍17年虐打
“結婚多年,他稍不順心就發怒打人,為了兒子有個健全的家,17年來我默默忍受,淚水血水混雜著往肚子里咽。昨晚一語不合,他又暴跳如雷、拳腳相加,還砸爛了取證用的手機。我該怎么辦,兒子今年高三了,要不再忍忍?”
再忍忍,一忍再忍,她的身上一定有著某種強大信念,支撐著被打17年都沒有離開施暴的那個人。這種力量來自于保護兒子不受傷害或是犧牲成全家庭的完整嗎?
不是。這種力量有個特別的名字……
叫軟弱!
4
抑郁毀了這個家
求助者是兩位年逾七旬的耄耋老人,為兄遺愿,心急如焚。
侄女侄女婿均來自高知家庭,擁有人人羨慕的社會地位、事業發展、和諧美滿。然而,也許是傲嬌的個性或是曲折的成長經歷,小兩口日漸封閉內心、離群瑣居、不問世事,慢慢地要與家人斷了聯系。
在多次嘗試接觸無果后,老人們設計將侄女騙出并強行帶往精神病院診斷治療,遭到激烈反抗,冷眼相對、惡語相向。
老人們困惑啊,孩子,你這是怎么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救你呀?
是的。
這世上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這世上有一種急叫你爺爺輩兒替你著急。
“我冷漠,我無視,但我不危害社會啊。而現在,我只想靜靜?!?/p>
OK. 誰的世界誰做主,你任性,你隨意。
5
90后逼女友穿“鐵內褲”
一男子因懷疑女友出軌,竟然從網上買了帶鎖的鐵內褲,強迫她每天穿上并日日檢查,女友為此過得心驚膽戰、惶惶不安。一天回家,在發現鐵內褲有被撬動的痕跡后,男子瘋狂拳打腳踢、繩子捆綁、限制人身自由。
平靜后他說:“原諒我,無法壓制體內洪荒,因為真的愛你?!?/p>
哭泣后她說:“除開這種奇葩要求,平時待我真的很好,好怕自己心軟?!?/p>
一聲嘆息的我想說:“洪荒是野獸,速度離開,越快越好,越遠越好,無可留念!”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理論——“破窗效應”
“196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后來,辛巴杜用錘子把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p>
如果一扇窗被砸破,你的故意不在意,一定會導致更多更多的窗戶被破壞。
——詹姆斯·威爾遜和喬治·凱琳
一忍再忍,終究自欺欺人。
因此,面對侵犯,從一開始就不要忍。
只有不忍,別人才知道,什么是你的原則和底線。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立場,抗爭過,起碼氣勢上不輸。
你不希望被欺負,那就請在感受到被欺負時,明確的給予拒絕和還擊。
亦或,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保證侵犯者不敢造次。
這,即是人生的博弈。
也是,幸與不幸的轉折。
林徽因曾說:“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p>
姑娘,請別錯置了善良,辜負了原諒。
不然,人的自由意志留著煮湯喝么,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