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不容忽視
01
中午吃飯是個頭疼的問題,感覺每天都是重復的老三樣,真是不知道吃什么好。
不巧的是,單位餐廳這幾天裝修,暫時停業(yè),我們只好下樓找餐館。
看到樓下新開一家包子店,關鍵是老板的圍裙一塵不染,小店也收拾的窗明幾凈。符合我選擇吃飯地方的標準:先看人,再看環(huán)境,所以就進去了。
一吃,嗯!味道不錯,因為我是個愛吃餡的,包子餃子都是最愛,就連著去了幾次,自然就和老板熟悉了,老板姓張,我了解到這張老板不僅愛干凈,而且講良心。
他說他剛開業(yè)那兩天,從超市買鹽回來,被隔壁開糧油店的老板攔住說:“我這有鹽,便宜,北京鹽。”
當他從隔壁買鹽時,沒想到是從桌子底下一個封著的箱子里拿出來,張老板當時心里打鼓:“為什么不擺在顯眼的地方呢?賣東西的還有藏著的?”回來后跟媳婦叨叨,媳婦說:“鹽是國家控制的,個人不能隨便賣吧。”
回家后的張老板上網(wǎng)一搜,核實他買的鹽的包裝,又想想糧油店老板的做法,確認是假鹽,他就把鹽全部倒掉了,他還說:“幸虧還沒用,否則就不知該怎么辦了?!眱稍潞蠹Z油店被工商查處。
張老板如此的人品,我就把他家的店推薦給同時,同事小李卻說,:“你也不看看,誰還吃什么包子,我們都吃更香的肉夾饃去了?!?/p>
肉夾饃那家店我就去過一次,確實大老遠的就香氣撲鼻,到跟前一看衛(wèi)生:窗戶門都是黑的;地上紙屑遍地;桌椅也看不出本色,我有心不買了,可不容易排著隊過來的,就買了一個。我吃后鬧了兩天肚子,同事小李嘲笑我:“您真是嬌氣的千金,別人吃了都沒事,就你有事?”
“你們也注意些吧,我懷疑他家用的不是好油,而且連表面衛(wèi)生都不收拾的人,你想想他能做出干凈的東西嗎?”
“什么不是好油,就是地溝油咋了,地溝油香啊,吃幾次死不了?!蓖滦±顓s不以為然。
同事小李是一部分人的代表,從工作了半天的寫字樓下來,午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樓下幾家看著黑漆漆的小吃店,一到午飯點就人滿為患。
這就是被我們忽視的飲食習慣,餓了就吃,吃的東西只要香,好吃就行,是否健康從不考慮。
02
我一朋友小楊在一家私企醫(yī)院工作。她告訴我:現(xiàn)在好多年輕人的不孕不育都與平時飲食有莫大關系,而且現(xiàn)在好多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差不多是我們大家已知的事實??v然生病與環(huán)境、遺傳、生活方式等別的方面也有關系,但飲食也是其中一條重要因素。
楊醫(yī)生還跟我說道:一個準媽媽因為愛吃路邊的麻辣燙,以致于懷孕七個月的寶寶檢出畸形而被打掉。
本月華西都市報報道:5歲小孩患肝癌半年后離世。后經(jīng)記者了解:孩子家里沒有遺傳史,孩子母親說,孩子基本上不在飯點吃飯,餓了就吃零食,最愛吃方便面、火腿腸。最愛喝可樂。
這還不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例子嗎?可憐的孩子被家長對飲食的無知、無視而毀掉了生命。
我們不是說方便面,火腿腸不能吃,只是不能被當成飯吃;不是說可樂不能喝,而是不能被當成水喝。
無獨有偶,我小妹上大學時暑假做過家教,她做家教的那家家庭條件很好,但家里人渴了就是雪碧,可以說幾乎不喝水。學醫(yī)的小妹勸解他們:“雪碧不能被當水喝。”“哪有時間啊,水喝涼的不舒服,喝熱的燙。喝雪碧一是愛喝,而是習慣了。”
碰巧的是,我小妹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市醫(yī)院,有一次正好碰見她當時做家教的那家人來醫(yī)院看病,說是血液過于黏稠。
可以說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怎么健康飲食,可到吃喝的時候有的是管不了自己,禁不起美食誘惑,更有的就是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忽視了自己的飲食。
03
我們中華民族有省吃儉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一些人尤其是老人看來,食品只要買回來或做出來就要吃掉,過期或變質也不能扔,否則就是浪費,這不得不說也是一個被忽視的飲食誤區(qū)。
春節(jié)回家,婆婆泡銀耳,我看到銀耳的顏色不對,一看日期,都過期半年了,我說不能吃了,就拿過來丟到了垃圾筐,可婆婆立馬又撿了起來,說等我們走后,她自己吃。
在我們的一再勸說下,婆婆才同意扔掉,從她那惋惜的表情里我能體會到她的心情,就安慰說:“過期的東西丟掉并不是浪費,若咱們吃后生病,再去住院,豈不是更大的浪費,還要受罪?!?/p>
04
我是個比較注重食品安全的人,買東西看日期后,還要看配料表,因此被說成是個事人,可為了健康,我寧愿做個事人。
因為每每看到新聞報道:國際知名連鎖快餐店原料不安全時;某某大超市過期的熟食換標簽時;在某種食品里檢出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時;口蘑為了保鮮用工業(yè)原料泡時;面條為了保質期放甲醛時;玉米窩窩頭沒有一點玉米面,就是過期的饅頭毀掉重來加些玉米香精時;就是普通的小麥粉都添加滑石粉時;我都觸目驚心。
以致于現(xiàn)在出門吃飯,吃之前不是考慮這東西好不好吃,而是考慮能不能吃。
跟我同住一個單元的王大伯就更事了。王大伯是一所高校的退休教授,平時和老伴生活特別規(guī)律,幾點吃飯是雷打不動的,吃什么、吃多少完全按照餐譜來。王大伯的兒子跟我說:“我爸會因圖便宜買了臨期的商品而生氣;會因吃飯快慢而生氣;會因吃飯時看手機而生氣等等。把我爸的生活總結一下,我可以開個健康飲食培訓班了。”
可是我們看70多歲的王大伯,從背后看腰桿筆直,從前面看臉色紅潤,兩眼炯炯有神,而且還有滿口整齊的牙齒,可以嘎嘣嘎嘣嚼冰糖。
多么希望我們每人到七八十歲時也有王大伯的身體素質。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我們好多人都把自己的一日三餐交給了外賣,卻從不考慮這家外賣在什么地方做的?用料如何?
更有人早餐就是從路邊小攤順手捎帶,即使路邊小攤,我們稍加用心,用眼看一下也會選擇一個干凈的攤,可沒有。與其說沒有時間選擇,更不如說是沒有意識選擇。
所以我要說,健康飲食不容忽視,更不能形成慣性。當我們大家都樹起健康飲食的意識時,不法商販定會無處可盾,當我們的健康飲食意識成為我們生活的習慣時,我們收獲的就不僅僅是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