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
別名:天下捶、八卦攔路虎、假桃花、粘油子、八卦草、迷馬樁、野桃花、梵尚花、羊帶歸、虱麻頭、寄馬樁、紅孩兒、石松毛、牛毛七、半邊月、拔膿膏、大梅花樹、野茄子、山茄簸、油玲花、土杜仲、野桐喬、山棋菜、刀傷藥、肖梵天花、三角風、桃子草、刺頭婆、千下錘、大迷馬樁棵、土黃芪、巴巴葉、窩吼、地馬椿。
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地桃花Urena lobata L.或粗葉地桃花Urena lobata L.var.scabriuscula (DC.)Walp.的根或全草。地桃花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均有分布。粗葉地桃花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圖片發自簡書App
植物特征
直立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m。小枝被星狀絨毛。葉互生,被灰白色星狀毛;托葉線形,早落;莖下部的葉近圓形,先端淺3裂,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鋸齒;中部的葉卵形;上部的葉長圓形至披針形;葉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花腋生,單生或稍叢生,淡紅色,花梗長約3mm,被綿毛;小苞片5,基部合生;花萼杯狀,裂片5,兩者均被星狀柔毛;花瓣5,倒卵形,外面被星狀柔毛。果扁球形,直徑約1cm,分果爿被星狀短柔毛和錨狀刺。花期7-10月。
圖片發自簡書App
藥用價值
味甘、辛,性涼,歸脾、肺經。具有祛風利濕,活血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風濕痹痛,痢疾,泄瀉,淋證,帶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喉痹,乳癰,瘡癤,毒蛇咬傷。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2]? 中科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