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
今天班主任老師在家長群里發了幾張照片,一張是預備班的照片,每個孩子都稚氣未脫,一張張小臉蛋上透露著活潑和可愛。后面幾張則是今天軍訓的照片,一群青春肆意的少男少女,彰顯活力和朝氣。
前排的幾個小胖男生,變成了帥氣小伙,一個個氣宇軒昂,氣度不凡。而女生則變得亭亭玉立,閉月羞花。所有的家長看完之后,都在感嘆著孩子們長大了。也紛紛稱贊呂老師是個有心人,3年前的照片還留著做個對比。由此可見,老師也是真用心,她是用愛來陪伴著你們健康成長。
光陰荏苒,轉眼你即將邁入高中的大門。看著預備班的照片,我的思緒也仿佛回到了幾年之前。在考進建平這個重點中學時,媽媽為你驕傲。對你的未來,我們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一個孩子如果具備自信,陽光,勤奮,努力,好學,這些好的優點,那以后不論是工作,還是踏上工作崗位,這些好的品質都會伴隨她一生,并會受益終生。
父母的陪伴是最長情的關愛,但是如果小鳥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那她憑借什么來分辨是非黑白呢?憑借什么來翱翔自己的天地呢?所以教會你謀生的技能,和立足的智慧,是比父母的扶持要至關重要多了。
在小學,你是名列前茅,但是對于地段學校來說。作為家長一己之見,我還是認為你如同井底之蛙。進入建平中學之后,你回到家會用無比羨慕的語氣說:“媽媽XX英語非常棒,XX作文寫的真好,XX世界名著都看了很多。”話語中除了羨慕之外,還有隱隱的有一絲憂慮,和焦灼。
作為家長我寬慰你說:“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一步登天,一躇而就。哪怕是那些你無比羨慕的人,他們背后也是付出了百般努力。所以在你羨慕別人的同時,不妨看看你是否做到了努力?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馬上就拉開了初三拼搏的帷幕,這一年孩子你會過得非常辛苦,媽媽會一起陪伴你走完這段艱辛路程。但是我覺得以下三點,會幫助你調整到更好的心態。
一,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弱點。
在初二第一學期的時候,因為沒有適應快節奏的學習生活,你的成績下滑了很多,那段時間你整個人是頹廢,焦慮,迷茫,困惑的。要強的你接受不了自己的退步。
作為媽媽,我認為這個時候教你學習方法,還不如調整你的個人心態。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必要去拿人家的優點來比較自己的缺點。孤獨挫敗,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如果你接受不了自己的缺點,不斷的苛求自己變的完美。那這個包袱將會壓迫的你一無是處。
最好的生活狀態是對世界保持謙卑,對自己保持寬容,然后充分認識到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我的理科不好,我接受。我沒有太多天分,我坦然面對。只有坦然接受所有的缺點接納它,并放下它。你才會去勇敢的面對它,并且去改變正缺點。
欣喜的是,看到初二下半學期,你調整了自己的狀態,改變了學習方法,成績一點點又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媽媽對你的要求就是,沒有必要因為成績而苛責自己,生活中,健康快樂要比成績來得更加重要。
二,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認真生活。
重點中學競爭太激烈,每個小朋友都那么優秀。期中沒有進入前十,你很沮喪,你說:“媽媽,做到學霸好難,我已經全力以赴了,我不單單是盡力而為。”這句話是我經常問你的。
“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全力以赴,還是單單是盡力而為。那后面產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平時還是很要強,學習很努力。
在職場現在流行長板效應,就是你完全可以揚長避短。這個理論也同樣適合于你的學習。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喜歡的功課上面,去發揮長板理論。同樣的時間,你花在不擅長的功課上,可能只達到中等水平;可如果你花在你喜愛的功課上,你或許早就已經成為佼佼者了。
物理最后大題做不出,那么就讓精彩的作文來拉回分數。數學失分的壓軸題,可以用英語來平衡分數。所以媽媽不希望,你努力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空耗很多精力,換來的卻只有滿滿的挫敗感。
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能裝最多的水決定于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而當你有了一塊長板,圍繞這塊長板展開布局,為你賺到提升。如果你同時擁有系統化的思考,也可以補足你其他的短板。
三,成功有很多方式,不是單單只有考進重點高中!
有時候你會很憂慮的跟我說:“媽媽,如果我考不進建平高中怎么辦呢!”
作為媽媽,我認為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情。成功的方式我認為有很多:富養女兒,不單單是物質上的豐盈,最主要的精神上的富足,要博覽群書培養你變得聰慧,優雅,氣質超群!不苛求完美,不狹隘成功,不唯利是圖,謹言慎行求取學識,傳承原生家庭的教養和優點。這也屬于成功。
媽媽不希望你變成讀書的機器,不要因為考試而失去生活中很多的樂趣。你依然可以做喜歡的手帳,去各地旅游。培養你的自信心,養成陪伴一生的良好習慣,讓你變成一個氣質高雅,自帶光環的女孩,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個比考試要來的更重要!
加油!寶貝女兒!用最好的狀態,遇見最好的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媽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初三開學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