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韓臥龍青年 - 大熊】-作者
在成都,杜甫住進(jìn)草堂的第二年,他去了武侯祠,寫下了一首著名的懷古詩《蜀相》
這首懷古詩,杜甫以詠史抒發(fā)了他當(dāng)下的心情。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劉備病死后,劉禪軟弱無能,蜀國基業(yè)最大的依仗,就是諸葛亮。當(dāng)諸葛亮伐魏失敗后,也病逝離開人間。后世人為悼念他,建了武侯祠。
這首詩題注“諸葛亮祠在昭烈廟西”,指明了當(dāng)時的地理位置。開篇直接交代了,杜甫專程去尋訪蜀國丞相的祠堂。所謂錦官城,就是成都的美稱。柏樹乃是忠貞高潔之樹,森森指的是茂密之意。杜甫以他的非凡手筆和敬仰之心,渲染出武侯祠的莊嚴(yán)肅穆。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很直接的道明自己的心意。這迷人的春色,這婉轉(zhuǎn)的黃鸝聲音,都不是重點(diǎn)。杜甫來到這祠堂,就是為了懷念諸葛亮的。
發(fā)古人之幽思,正是澆今人之塊壘——也就是杜甫自己心中的郁結(jié)。
..................................................
以上內(nèi)容摘自書籍《人間幸有好詩詞》由著名文學(xué)作家“沈嘉柯”老師著作。
全書共35篇,涵蓋中國重要的詩人和詩歌,沈嘉柯老師撇開了那些俗套腔,與讀者分享新鮮的感受和解讀。
一首詩,一首詞,千百世都在傳頌,不是因?yàn)閯e的,正是因?yàn)檫@些國學(xué)文化令我們心動,令我們頓悟。
這些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千年傳承的家國情懷,領(lǐng)略到古典詩詞的不朽之美。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為止吧。
..................................................
“讀書識字的最高目標(biāo),是成為一個聰明正直,對社會有益的人。”
?我是【旅韓臥龍青年 - 大熊】,一個九零后,來自華夏,來自璀璨的中華文化。志在弘揚(yá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旅韓青年。
我在海外與您一起 “ 知文學(xué),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