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有句影評甚合味道,“無情之人最有情,有情之人最無情”。
?燕十三的人設(shè)很出彩,也最是無情之人的代表,同時,這個“無情之人”在得知三少爺“已亡”的消息,盛怒之下,將謝王孫立的牌位直接一分為二,全然不顧江湖情面,卻又在老謝調(diào)停后立即收手,黯然帶著劍離去。江上,劍沉水底,燕悻悻離去。后在路上遇到載酒的車夫,與之對話,叫人心生憐憫,又可嘆其可愛之處。雖為一代劍俠,亦不知當(dāng)歸何處,尤其是可以望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但到底是燕十三,到苦海鎮(zhèn)換得一處棲身之所,即便每日與墳冢相伴,也瀟灑自得。守在掘墓人身邊的時候,他平靜而又動容,安撫了一個孤寂的魂靈,也安撫著自己,并如約好好安葬了這位陋室的前主人。苦海鎮(zhèn)上人人辛苦,人人安樂。燕誤打誤撞被黎民奉為英雄,并在眾人強力要求下,要授予“沒用的阿吉”武功,見其躲閃,怒謫眾人而作罷。人不自救,何以為救?想來燕是相當(dāng)拎得清的,一個人,再弱也得學(xué)會反抗,才能和命運抗衡,再強也有局限,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不過,他還是去做了他覺得該做的事,這才有了苦海鎮(zhèn)的普鎮(zhèn)同慶。燕一生自然殺人無數(shù),哪個江湖人不是滿手先血,卻又正義凜然,但燕貴在快意恩仇的時候仍然簡單,對慕容秋荻欣賞,并不掩飾心動,該要的一分不少,多一分卻也不要。對不解的黎民,可以究“魁首”,了民怨。逐漸他也為大家所接納,一幕與孩子們的互動,將他“可憎”的面目變得更加可愛可親。他,無疑是純潔的,無論是在索求,還是在回饋上。劇情也慢慢轉(zhuǎn)入高潮。“十三劍”盡數(shù)教于阿吉,也算是了了一樁心愿。待其得知三少尚在的消息,正欲去尋,又提劍而返,喃喃道:打不過了,我也全教會了他我的一招一式……看似好笑,確是叫人敬佩,他是放下的。如此氣度,才會在三少爺拿不起的時候提點再三,一句“無需殺人,只需將其打敗”讓其大悟。有此對手,人生何憾。連三少與“慕容”麾下打斗中,都不忘貼心喊話,讓其斷人經(jīng)脈,不至因退讓而失利。只是,我想說,燕,謝,你們也真是殘忍,練武之人,而且還是恨神劍山莊入骨的那些武林人士,就算是敗類,躺下地上還不了手,也真是夠虐的了。唉,果真是有情害人。
?才說完燕,這廂來說謝吧。本來秋荻屬意于你,倒也真真好姻緣。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郎才女貌,甚至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可是古龍先生說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任憑你們再般配,道不同,只能擦身而過。兩棄慕容,卻始終道“別恨我”。如何不恨?正如慕容所說,你既搶我離開,又何棄我離去?既有心于我,又如何不能隨我心志?既不能隨我,又何要我合你心意?三少越是癡情,越是絕情。既要往日情分,也要活得真實,扎根于泥土之上。其實最終回歸武林的三少也未必經(jīng)常下田園,但是他要這樣一份自然,更要身邊人的自然。這也是為何最后陪在身邊的人是小麗,說來倒多虧了竹葉青的成全了。若不是竹葉青“反噬其主”,謝慕二人的糾纏如何能這么唯美的結(jié)束。三少爺就是三少爺,明明辜負,卻是深情。明明傷害,卻道無辜。世間有幾個女子能敵得了這樣的男子。慕容不敵,小麗不敵,而她們也正好給了三少圓滿。自古英雄,誰不多情?最終曉峰和救下的小麗算是功德圓滿,相伴江湖。或者說,小麗救了曉峰,一個弱女子的處境與自己竟是同病相憐,越想脫離組織,越是被組織召喚和追殺。愿望又是出奇的一致,想著一畝田,一對人,一家老小,一窩雞鴨,一處山水。誰說只有英雄可以惺惺相惜,這樣的伴侶如何不惜,如何不是知音呢。最終,無情之人又回歸了有情。連同慕容的那份,你們也一并揮霍了吧。誰說愛情就非得純粹,愛你,便許你一生不相負已是最好。曉峰,你會幸福吧?我想,慕容再多的無情既是源于有情,也必定含笑九泉了。
?江湖人,多恩怨,多情仇,一曲過,一笑過。
? ?管它有情無情,痛快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