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用思維導圖總結了怎樣寫出一篇好文章的要點,今天就簡單的把這些內容復述一下。
下面,將從好文章的基本標準、好文章的邏輯結構、好文章的血肉、好文章的補充技巧等方面把一些知識點闡述出來。
一、好文章的基本標準有哪些
1.句子好看
組成文章的句子要讓人讀起來舒服,文筆要盡量優美。這部分可參考第一節課的內容。
2.邏輯合理
整篇文章要結構合理,邏輯性強,不能出現思維混亂的現象。
3.有吸引力
寫出的文章要想有人看,就得有吸引力。你可以寫一些知識類教程、教會別人一些東西、表達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觀點、寫出動人的故事。這樣,別人才愿意看,并且喜歡看。
4.血肉豐滿
文章不能干巴巴的,如果通篇都是從概念到概念、從道理到道理,缺少必要的修辭手法和一些內容的填充,誰愿意看呢?
二、好文章的邏輯結構
首先,新手寫文章的方式(包括我在內),大多是一時沖動,看到一些雞湯類文章,打了雞血,又或者受到生活的影響,迫不及待的想寫點東西。但是好多人也包括自己,寫東西時都是直來直去的,不會使用修辭手法,不會引經據典,多是平鋪直敘,吸引不了人。尤其是,寫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讀不下去。
其次,新手寫的文章整體來看思維混亂,沒有邏輯或者邏輯不清。又或者說,拋出來的論點不能旁征博引,說服不了人,這主要是因為個人知識儲備太少。
然后,說下正確寫作的六個步驟。
1.確立主旨
文章要有主題,要讓人明白你將要寫什么,圍繞著什么寫。
2.梳理好邏輯
明白了要寫什么,接下來就要想想怎么寫,寫什么樣結構的文章,分幾部分寫,是采用金字塔結構還是跳磴石結構等等。一定要在確立主旨后,開始寫之前想好文章的框架。
文章框架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寫好整體框架。這一切的前提,是本身要有必要的知識儲備,要能寫出來東西。寫不出來,那只能逼自己去想辦法輸入了。
3.搜集素材
針對主題,寫好框架,就要往框架里填充內容了。這些內容可以從相關的書籍、相關文章里找,也可以留心下一些相關素材如段子、聽到或看到的故事和笑話、非常經典的句子,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動手調研。
4.調整好邏輯
前3個方面準備好后,要再次檢查審視下文章的邏輯性,是否有偏差或者混亂的現象出現。
5.正式寫作
此事,可以下筆寫作了。你的主題、框架、素材都準備好,只管往文章里填就行了。
6.修改完善
先生說,寫完后要放幾天再檢查,我認為應該立即從頭讀一遍,看看有沒有錯別字和其他不合理的地方。當時修改后確實沒問題,也不要急著發布,這時候再放個兩三天,再檢查。
三、文章血肉
一篇文章不能只講道理,要多講故事,以故事來說道理。當然,文章中要多出現金句,多出現一些優美的語句,這樣文章讀起來才令人賞心悅目。
搜集故事、金句等的方法:
1.要隨時記錄
聽到同事或朋友講的故事或笑話要及時記下來,否則時間長了,就難免記憶模糊。
2.有意積累
好多牛人都在這些平臺上閱讀學習,以增長見聞,擴充知識面。
如簡書、豆瓣、知乎、果殼網、微信公眾號、朋友圈、Medium……
3.寫日記
日記能記錄下當天的所見所聞。
搜集故事、金句等的工具:
要隨時記下來的好故事、各個平臺上讀到的好文章和好句子、日記里的東西都可以整理在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等APP軟件中。
我的一個同事非常非常有才華,她有兩個微信號,當她讀到一些好的句子時,就在一個微信號上用鍵盤打字將其發到另一個微信號上,而且她挺喜歡這種打字的感覺,而且還能隨時翻一翻。當時,我就說,你不知不覺地成了大師。
所以說,用工具記下來后要歸類整理和經常復習,否則等于沒有搜集,畢竟時間長就容易忘。
四、補充技巧
好的文章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在文章中使用反差手法、設置一些懸念、知識類文章告訴讀者文章預期、小說類可以設置沖突、文章整體采用遞進的結構……,這些都能讓文章增色不少。
最后,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兩個作業:
1.寫一篇1000字內的小說,可以是玄幻、武俠、都市、歷史……,可以腦洞大開的寫。
2.寫一篇論述文。
以上就是阿何老師的第二節寫作課的內容總結。
PS:反正每天都要寫,所以第二個作業是沒有問題的。但第一個作業太難了,真真的不會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