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特別喜歡過年。
過年了,有壓歲錢和各種好吃的東西,我可高興壞了。過年,多好啊。
那時候,我特別調皮,是的小淘氣鬼。過年時,最愛和哥哥一起放爆竹,還常常想出一些新奇的花樣。比如把爆竹塞進墻縫里,或埋進沙土里,炸出一片飛揚的土。更妙的是,把爆竹點燃后迅速扔進水中,每當炸出一陣水花,我們都會高興的又蹦又跳。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么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新年快樂啊!"
昨天跟我媽去逛街,長大后心境變了,看著擦肩而過的行人臉上的笑容,還有提著行李匆匆往家里趕的人,我竟然能夠猜測他們此時的心情是如何。聽我媽說她一個當兵的朋友還在值班,外面沒有下雪,值班室很安靜,他有點想回家。我的一個從小玩到大的玩伴四點多還發了個朋友圈,他家里堆了好多年貨,可是堆在那個角落里看著又有些難過,還是希望自己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吃個飯。我不太會安慰人,在那一刻,我確實比他們幸運的多,至少一大桌子人圍著一起吃飯的時候,我能有滿滿的歸屬感。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吃年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來日已久。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圍坐在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候,守歲像證著把一切病疫驅趕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幾樣如意。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剛過零點手機信息就不斷,微信紅包變成一個個的數字,想起小時候口袋里塞滿紅包還跳著往外去玩爆竹的樣子,還真是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