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則
人生當中什么最重要? 選擇最重要。
如何做出高質量的選擇?
1.選擇前,添加和篩選必要的條件;
2.選擇時,用條件嚴格地篩選。
“原則”為什么重要,因為原則可以幫我們更好的選擇。
對于原則的事實:
有原則比沒有原則強;
有零碎的眾多原則比只有幾個原則強;
有系統的原則比有零碎的眾多原則強。
李笑來堅守并且我們可以學習的是:
永遠只選擇鼓勵他人
絕不與他人公開爭吵
相信試錯常常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長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結果
做了再說,而不是說了也不做
......
沒有原則的壞處:你看起來像是一個老好人,容易相處的樣子,但你企圖討好所有人,只會得罪更多的人。
制定“原則”的基本原則:
這個原則既然這么重要,那它意味著什么?
如果我堅守這個原則的話,有什么事情是我絕對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須做的,不得不做的?
在我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
在我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什么?
在長期堅守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吃了哪些虧,得了哪些便宜,總體上的得失如何?
02 選擇
今天的文章一句話就能總結了: 添加“必要的條件”,嚴格執行條件。
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嗎?
由于很多一般般的要求組合起來,最后符合的人數就很少了,這還不算上對方“看得上你”…每個人在適齡期間,能夠足夠深入了解的人數不超過 150人,所以你被剩下了。
沒剩下的人通常這樣想:對方只要滿足最重要的一條就足夠了……
引出:這就是價值觀決定命運(或者說輕一點:價值觀決定生活質量)的一個絕佳例子
價值觀: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
【公布答案:選擇最重要。】
大學學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和誰結婚、創業選擇什么方向等等,人生大事的選擇機會數量并不多。于是,大智慧就是要用到這些大事兒上。至于別的地方么,難得糊涂其實是好建議。
每個人做選擇的根基就是他的價值觀——我們過去的概念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價值觀,就等同于提高選擇質量。
【方法論:添加必要的條件。】
亞馬遜的選擇原則:
市場一定要足夠大;
品類必須有長期成長性;
消費者復購率要足夠高;
更重要的關鍵在于,我們要選擇一個售后成本很低,甚至干脆沒有售后服務的商品!
亞馬遜選擇“書”為主營產品的例子告訴我們:在每個條件中,都嚴格地去掉 90% 的選項,那就是萬里挑一,——那么答案,最終的選擇就出來了,事后復盤之時,所謂的“秘密”就會顯得過于簡單,可實際上,簡單并不等于容易。
每增加一個條件,選項就會大幅度減少,所謂的選擇,就是增加“必要的”條件。而在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盡量做到只考慮且不遺漏那些最必要的條件。
失敗的決策什么樣?:當初在選擇的時候,要么是干脆忽略了某個必要的條件;要么是在某個必要的條件上沒有做到足夠苛刻……
就這么兩個原因,完全沒有其他任何理由。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重大選擇上毫無能力。
你覺得自己運氣差但是:現在一切的尷尬,最終都是當初自己選的……
鐵嶺的對于創業的原則:高頻、剛需、大市場。而李笑來自己天使投資的失敗例子,都是因為在談話過程中忽視了其中的“蛛絲馬跡”,但是沒關系,因為選擇能力是可以鍛煉的:
1.面對任何一個選擇(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 當然要從小事兒練起),都可以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篩選條件;
2.為每個條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 1~5 分;
3.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 1 和 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
4.三十分鐘之內,結果就會一目了然,但別急!因為還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鐘重新仔細過一遍 —— 如果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復更多次……
記憶力好壞與大智慧(或者說真聰明)并不是完全正相關的。只要有記錄,就可以回顧,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進,就可以提煉,就可以通過不斷雕琢最終形成完善的價值觀體系。
通過時間積累的力量,曾經用過的“篩選原則”在其他地方也用得上,走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