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即刻就像是一位首席信息管家。
在報紙等傳統媒體或者門戶網站上,編輯來幫我們篩選信息。在知乎、微博、朋友圈上,我們靠關注人來篩選信息。在快手、今日頭條上,算法來幫我們篩選信息。這幾種方式分別有各自的優點,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夠精準。報紙上有20個專欄,你可能只喜歡其中兩個;你只想看見好朋友的生活,他卻天天發微商小廣告。
可是在即刻上,所有信息都是我恰好喜歡的。因為它的顆粒度足夠精細,且每條信息都來自于我的主動關注。打個比方,如果有100個話題,我感興趣的是其中三個,那么即刻就會且僅會給我推薦這三個;而其他應用往往會給我推薦十幾個甚至幾十個。
有了已經整合好的信息,誰還有耐心在幾十個app中切換來切換去?
折射到現實世界里,即刻就像是一位盡職盡責的信息小管家。這位管家有很多優點,也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下面將一一闡述。
二.使用分析
用戶的使用流程可以簡化如下:
根據流程分析,即刻有這樣幾個特點:
(1)【即刻的話題顆粒度極精細】。(拿產品方面的話題來說,即刻上的話題名稱叫“網易云音樂團隊的產品心得分享”,而其他應用上的話題叫“產品”,叫“互聯網”)
(2)【話題來源主要來自于即刻團隊】即刻團隊每天平均會產生5條左右新話題,生產總量較少。(新版本已經加入了更多的追蹤機器人,這讓用戶可以更加靈活的使用即刻)
(3)【發現話題的場景】即刻中不存在轉發(指的是即刻內的轉發,而不是轉發到微博、朋友圈等)用戶只能靠自己發現話題。發現來源有:
a:“發現”頁面(包括猜你喜歡、編輯精選等)
b:消息盒子頂端的”最近熱門“(包括最近熱門、視頻動圖音樂等)和“為你推薦”
c:點擊某話題后,可以看見“相關推薦”
(4)【用戶可以選擇通知的屬性】發現話題后,用戶可以選擇是否得到推送通知。(重要而關鍵的信息不妨選擇允許推送,而非重要信息可以不推送,有時間的時候點開消息盒子查看。)
這樣的特點產生了如下結果:
(1).由于話題顆粒太細,用戶使用應用初期,可能會一時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失去了繼續使用應用的動力。(對于新用戶,即刻設置了很棒的引導頁來引導用戶關注話題。點開話題后,還會有相關話題的推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好奇心滿滿地為自己篩選話題。)
(2).訂閱一定數量(是一定數量,而不是越多越好)的話題后,體驗超級無敵好。
(3).但即使所有話題都來自于用戶自己的挑選,但是當用戶訂閱話題量較大的時候,體驗也未必好。具體場景如下:
a:用戶出于各種原因關注了話題,但是關注后發現不喜歡這個話題,但又懶得取關;
b:用戶興趣產生變化,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不再喜歡了;
c:用戶的興趣點較多,包括工作、生活、娛樂等各方面興趣。但是當處于工作情景的時候,看見生活娛樂信息是一種打擾。
三.我的建議
【不妨將用戶的訂閱情況看做一個訂閱池:有流入的水(新增訂閱)和流出的水(取關訂閱)。當流入和流出的水量都處于恰當狀態時,才能保證用戶看見的信息信噪比較高。同時,設置恰當的分類(工作、娛樂等),保證“專水專用”】
(1)建立用戶是否喜歡已訂閱話題的判斷標準。
消息盒子以信息流方式排列。當用戶在消息盒子中,看到一條消息的時候,可能有如下幾種行為:
a.點贊
b.評論
c.點開單條消息仔細查看
d.點開這條消息所屬的訂閱話題,查看訂閱話題下的更多內容。
e.懶得看,快速滑動看下一條。
根據用戶的行為,可以判斷用戶是否喜歡某個已經關注的訂閱話題。
例如:當用戶的反應是a-d,代表用戶喜歡某個訂閱話題。當用戶對某個訂閱話題話題多次產生行為e,代表用戶不喜歡這條訂閱話題。
(2)根據(1)建立合適的降權或者取關機制。(類似微博的算法,如果你關注了一位用戶卻很少評論點贊,你看見他微博的頻率就會降低,可能他發了10條微博,你在關注頁面卻只能看見一條)或者取關(思路類似于桌面整理助手,提醒你這些應用你30天都沒有用過了,快刪除吧。)這樣可以合理保證“水的流出”
(3)建立合理的新增關注機制。根據(1)判斷用戶可能會喜歡的內容,并且放置在消息盒子頁面。(對于新用戶,如下圖,即刻已經在首頁放置了這樣的消息,不過關聯度似乎還不夠好,而對于我這種已經關注了100多條話題的用戶,即刻已經不給我推送新話題了……)
(4)合理擴展更多功能
總覺得即刻的思路是幫助用戶節約時間,而不是讓用戶流連忘返的沉迷。
而即刻這個“小管家”可以更智能,比如說增加一些實用的功能,
a.購票類:火車票、機票、演唱會票等都可購買。設置好個人信息及購票要求后,即刻可以幫助搶票。用戶看見通知直接點擊付款就可以了。這樣推送欄直接變成了支付入口,效率和轉化率都將提高。
b.提醒類:還有提醒還信用卡、提醒吃藥等都是可以考慮增加的功能。
c:IFTTT風格類:將點過贊的照片自動保存,將點過贊的文章自動保存到Evernote或者網易云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