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4~5歲的時候,猶太父母就讓孩子從桌子上跳到自己的懷里,然后緊緊地抱住他,1次、2次……突然有一次他們沒有伸出那雙給孩子安全的手,“無情”地讓孩子摔在地上,對孩子說:“孩子,記住,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是你的最大的救星,一切只能靠你自己!”這就是猶太人經常采用的“無情”教育。由于這種教育是由最值得信賴的父母親自傳授的,并且是用痛苦去感受的,因此猶太人的孩子從小就在心里印下只能相信自己的格言。
當我看到這則小故事的時候,我很好奇,為什么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采用這樣“無情”的教育?猶太民族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
看了本書了解到:猶太民族是一個弱小的民族,人口1600萬,只占到世界人口的0.3%,但猶太人取得的成就卻是舉世矚目的。
在世界30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猶太人有100多名,大約占25%,諾貝爾經濟學獎中,猶太人的比例更是高達33%。
大概從公元280年起,猶太人就被送到隔離區里生活,并且身上還要有一個黃色的標記以示區別,他們隨時都處于被歧視、受傷害和危險之中。這種做法在14-15世紀時遍布歐洲。
孟子曾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強調了困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
猶太民族是人才輩出的民族,即使他們長期處于被奴役、受歧視、遭迫害、被迫流亡異鄉、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但正是因為長期惡劣的生活環境,讓猶太人認識到一個真理:要生存只能靠自己!只能相信自己!
猶太人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流散于世界各地。這讓猶太民族成為一個頑強而又偉大的民族。
他們清楚地明白要想使自己的民族強大起來,就必須汲取他人的精華。
所以,猶太人不僅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文化,而且還吸收了所在國的文化精髓。
猶太民族杰出的創造力,是因為這個民族有著特有的開放式社會文化生態。
許多猶太家庭經常主動地與其他民族接觸,從中大量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養料,這樣不但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而且獲得了更加豐富的知識養料。
也正因為如此,猶太民族培養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如我們都熟悉的:愛因斯坦、列寧、肖邦、馬克思、比爾·蓋茨等,他們散落在世界的各行各業中數不勝數。
通過本書讓我了解到,猶太民族并不是他們天生就擁有聰明、智慧、能力和成功,只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進行了諾未門式的教育,是教育改變了他們,讓他們取得了成功。
我想猶太民族所創造的神秘莫測、不可逾越的成功秘籍,是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他們從小教育孩子的方式,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富強、更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