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農業互聯網化,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商O2O,農業眾籌項目,社區生鮮店等等,這些模式在初期的試水過程中紅極一時,必然有其合理性。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整合,很大一部分企業漸漸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甚至最終被淘汰。當互聯網+潮流鋪天蓋地而來之時,幾乎所有行業都選擇去積極得擁抱大海,O2O這種模式的確在某一階段在很多行業內都表現出可適用性,但是成功不可復制,萬精油絕對不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不同行業對接互聯網的方式不可能是相同的,尤其是農產品這個復雜的行業。
誰都在想象,在農業的沃土上撒下互聯網的種子將會有什么樣的收貨?農業占據著中國國民經濟及其重要的地位,又加之農業向來是人民心中的根本,國家政策對于發展農業的扶持愈加明顯,農業4.0理念的導向更讓人對未來充滿期許。顯而易見,農業+互聯網必然是創業的風口和藍海。一大批創業者們前赴后繼,O2O不行了,還有B2B模式;對接原產地走不通,就整合經銷商,每一條路子都有人在嘗試,也都有人在失敗,而這塊巨大的肥肉到底該怎么啃呢?
農業是一個龐大復雜的行業,在探索其互聯網化的道路上,不能說O2O一定不行,也不是做了B2B就一定有希望,關鍵是在這個傳統的行業領域找到一個合適有效地切入點,抓住行業痛點,再深入探索商業模式。
就互聯網+現代農業這一板塊來說,圍繞產業鏈融合IT技術,信息大數據與SaaS服務體系,以此為切入點,定位中小型企業,抓住市場痛點,或許就能挖掘出有效地切入點。這種模式自然也有很多企業在探索,拿一個我所了解的公司來說,他們推出了一個產品——農鮮生SaaS服務平臺,通過SaaS服務有效連接上下游,打開行業市場。具體農鮮生是怎么做的?這其中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
抓住供應鏈源頭——獲取價格優勢
企業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無可厚非,一個字:錢。成本多少,損耗多少,收益多少都關乎一個錢字。誰能給企業帶來金錢效益,誰就可能獲得企業用戶的支持。
農鮮生聯合一級供應商入駐平臺商城,為用戶提供最初的貨源,最具優勢的價格。具體來說,與城市最大的供應商形成戰略聯盟,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采購,平臺提供給客戶統一的價格標準,并且這個價格相對整個流通渠道來說是最低廉的。
在獲取低價采購的同時,平臺還承擔物流配送,如果你在平臺上采購,平臺將在可指定的時間范圍內配送到貨。這將極大得提高運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簡單來說,采購者不需要自己上門采購,節約時間與路程。
SaaS服務平臺——提供高效服務體系
用戶角色分層
農鮮生這個平臺上有三類人,他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第一類是與平臺形成戰略合作的一級供應商,他們是平臺的貨源地與價格優勢。第二類是平臺的核心用戶,他們向平臺支付使用費,可以在平臺上采購優質低價的產品;與此同時,他們可以使用平臺的SaaS服務,將原本線下的交易運作模式移至高效的線上平臺,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在平臺上建立自己的商城,將產品售賣給自己的客戶。第三類是平臺的基礎用戶,可以將他們理解為核心用戶的客戶,他們享受基礎的平臺服務,不需要向平臺繳納費用,他們只能看到自己供應商的商城,也無法享受平臺直接采購。
個性化功能特色
農鮮生平臺向用戶提供交易環節所需的一系列功能,用戶通過平臺可獲得關于采購、分揀、配送、進銷存數據統計與客戶管理等各個環節上的一體化高效處理體系。具體來說幾個直擊用戶需求的功能優勢:
①一鍵生成分揀單,直接打印:用戶不需要再對著手機查看訂單,而是直接根據分揀單拿貨,這將大大提高配送效率。
②客戶權限設置:平臺的核心用戶對于他們下游的客戶,可以根據級別自主設定價格與折扣,有效避免價格糾紛。
③財務管理與數據報表:平臺就是用戶的數據庫,可以記錄整合用戶的各類數據,包括進銷存數據,財務狀況,并通過報表直觀的表達,對于用戶提升自身的運營狀況是極有幫助的。了解哪些產品收益更好,哪些需要注意避免損耗,便可在下一步采購中采取改進措施。
服務下游生鮮店——打造一站式聯盟
除了分級供應商,農鮮生平臺還考慮直接服務下游生鮮店,打造一站式聯盟。農鮮生將與鏈菜形成合作,對于合作的社區生鮮店,平臺將聯合鏈菜提供采購服務,線上推廣,品牌包裝,運營指導等一站式服務。
激勵用戶主動成為平臺的推廣者
農鮮生具有獨特的產品優勢,在此基礎上,農鮮生通過激勵機制鼓舞用戶自主成為平臺的傳播者。農鮮生對于第一批用戶,將提供一定比例的免費入住名額及一筆額度較大的平臺采購券;如果能邀請到平臺核心用戶,每邀請一名將獲得一筆較大額度的采購卷;邀請一名基礎用戶,就將獲得一定金額的采購券。
很多農業互聯網的從業者,都企圖完全打破傳統生產鏈,顛覆再重塑。農鮮生在做的卻不是顛覆,而是整合,農鮮生致力于成為農業生態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塑造者,以農產品流通領域為切入點,連接上下游,抓住IT技術、信息大數據與SaaS服務的優勢啃下農業互聯網這塊巨大的肥肉。
無論如何,未來是不可預料的,農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