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涼樹姑娘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突然就想寫一寫她。
三毛是我最愛的女作家之一。至于為什么喜歡她,大部分因為她的隨性灑脫吧!很多愛三毛的人大概都是和我一樣,愛她的自由灑脫,愛她的浪漫純真。
? ? ? 高中時的我,因為讀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之后,便無法自拔的愛上她的文字。她就像是一個知音,與你促膝長談,沒有高高在上,沒有長篇大論,有的只是平易近人,娓娓道來。
? ? ? 三毛的文字讓人相信生活是可以很美好的,只要你勇敢去追求。而她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撒哈拉那樣一個貧窮落后的環境下,依舊生活得有有滋有味,也只有三毛這樣的女子才可以做到吧!
她曾經對她的姐姐:“我這一世已經超出普通人十世。“的確,她僅有的48年的歲月里,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盡管短暫,卻也幸福。
她討厭生活在條條框框里,她討厭循規蹈矩,因為討厭,所以她曾經退學,因為討厭,所以她去到撒哈拉尋找向往的天地。所幸,她找到了。在那里,有一個叫荷西的摯愛,為她打造溫馨的小窩。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事,無拘無束。
? ? ? ”我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的老去。”當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內心已經被深深感動到,該是怎樣豁達的人,才可以把人生看的如此平淡和透徹?而三毛,無疑就是這樣的人。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樣豁達的一個人,最后還是走到了自殺的道路。荷西死后,她回到了臺灣,白天還好,到了夜晚,那種失去荷西的痛使她夜不能寐。
正如她所說的:“思念,就像是蟲子在啃噬我的身體,使我變成一個大大的窟窿。”可見,她對于荷西的愛早已經深入骨髓了。沒有了荷西,她便不再快樂,便不再是自己。
? ? ? 死,或許對于她來說是另一種開始。今生該做的事,該愛的人,該走的路,都已經一一完成。再繼續的活者,更多的只是折磨,是煎熬,是錐心的痛。
? ? ? 這種痛促使她不得不跟父母說出:“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的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這樣殘忍的話來。說是殘忍,其實更是一種懇求。這樣的三毛,怎不讓人心疼?
? ? ? 后來,她還是在醫院的里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至此,那個執意追求自由,浪漫,熱愛旅行和文字的女子將不復存在。我們既為她難過,卻又為她高興。難過的是她離我們而去,且不會再回來,高興的是,她終得以解脫,去追尋那個至愛之人。
? ? ? 但愿她可以在天堂里與荷西相遇,在那里尋找到另一片充滿自由,浪漫以及愛的天地,不再受來時的苦。
如果有來生,愿她如己所愿,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做一只鳥,飛躍永恒,沒有迷途的煩惱;化成一陣風,沒有善感的情懷,去心之所向的遠方流浪。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里安詳
一半在風里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如果有來生
要化成一陣風
一瞬也能成為永恒
沒有善感的情懷
沒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灑脫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遠行
把淡淡的思念統帶走
從不思念,從不愛戀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只鳥
飛越永恒
沒有迷途的煩惱
東方有火紅的希望
南方有溫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殘陽
向北喚醒芬芳
如果有來生
希望每次相遇
? ? ? ? ? ? ? ? ? ? ? ? ? ? ? ? ? ? ? 都能化為永恒(三毛《說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