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光鮮的學歷和資格證書并不是讓你在職場中暢通無阻的通行證,職業成就的階梯,還是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
愛讀書的人都知道,心靈雞湯是一種是只講道理不講怎么去做的雞湯書,適合青春期懵懂無知的人,那時候我們通常無所事事,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費,迷茫的時候看一本雞湯書,讓我們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可行方法很少。所以這類書不像《12個工作的基本》這本書,實例分析樣樣俱全,而且有可復用的公式。
你如果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是復制不來的,但是學習方法可以復制,所以不能“邯鄲學步”。不得不說日本作家對真的總結的很好,這本書在日本整整暢銷了10年之久,作者從職場的細節開始入手,將微不足道的問題放大,總結出正確的結論,讓每個在職場上有困惑的人深受啟發,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并非一個真正會工作的人。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五個問題:職業生涯就是始終向著目標筆直前進?只要是大學或者研究院畢業,就能在就業或跳槽時占據優勢?只有持有資格證書,就能找到工作?過了35歲就不能跳槽了?不善管理的人可以成為專業人員?這些問題毫無疑問都是否定的,但是確是我們容易忽略并錯誤理解的。
第二章對于剛剛進入社會工作的人來說不容忽視,他會幫你搭建12個職場工作能力:樂觀力、目標發現力、持續學習力、語境理解力、專業構筑力、人脈開拓力、委任力、商談力、傳授力、協調力。作者對每個能力都作出了明確的表示。
就比如作者在目標發現力中分享了減小理想和顯示距離的方法,通常我們問自己,我們的理想是什么?現狀如何?前者減去后者,就是你和目標之間的差距。
這本書還描述了如何把一個領域作為自己的專業,標準如下:選擇自己積累了豐富經驗的領域,這個社會對這個專業有多大的需求,選擇能比較短的時間內到達一定水平的工作,能夠享受該行業。
這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職場寶典,所以在日本暢銷了10年。
長城不是一天建好的,通往成功的路充滿曲折,能力也是一點一滴積攢的,不是一天兩天能掌握的,所以才有學到老活到老這句話。世事繁雜,很多人都缺少了踏實的心。掌握著12個方法還不夠,踏實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修煉自己的每一項能力,飛往自己希望的高度。